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休宁新闻 > 正文

屯溪茶之拾遗

来源:黄山晨刊 2014-11-18 20:44   https://www.yybnet.net/

□汪德滋

自清朝咸丰、同治时期,古徽州绿茶多从流经屯溪的新安江水运集散于屯溪进行精制加工和输海内外销售。“未见屯溪面,十里闻茶香”之民谣,使屯溪赢得“茶城”、“茶都”之誉。今以屯溪老街为中心,茶馆林立,游客如潮,品茶购茶者不时话及屯溪茶事。

屯溪茶。茶叶冠名常是源自产地,诸如祁门红茶主产于祁门县,因其品质优异,外销兴旺,使与祁门县毗连的县境内所产的红茶亦冠名祁门红茶,简称“祁红”销售。屯溪当地虽产茶不多,但因其是“绿三角”地区(老徽州及毗连的浙西、赣北茶区)所产的炒青绿茶精制加工和输外的集散地,故以地域茶产品名牌统称“屯溪绿茶”(简称“屯绿”)对外营销。诚然,这也包含产自屯溪当地待精制加工的炒青绿茶。改革开放以来,屯溪还恢复生产历史名茶鬲山毛峰、创新名茶黄山松针、清福茶等,上述可统称为屯溪茶,但无疑以外销的“屯绿”驰名中外。然有的出版物称屯溪绿茶为“屯绿茶”,展开即为“屯溪绿茶茶”,似欠妥。正如“百度在线”将Twankay(屯溪)翻译为“屯溪茶”,将twankay tea (屯溪茶)译为“屯溪茶茶”,将Twankay green tea(屯溪绿茶)译为“屯溪茶绿茶”一样,如此人为添加“茶”字,应予以纠正。

贡屯茶。有文仅引用某古籍所述“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钱俶(吴越国王)贡屯茶”,就认定这是当今之屯溪绿茶。其实,屯溪绿茶的冠名和扬名始于其批量进入海外市场后,即在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婺源的炒青绿茶精加工产品装箱批量输入香港转口海外市场成功,声名鹊起,外销市场不断扩大,屯溪以其地域中心集镇和新安江水运优势条件,成为古徽州及周边茶区炒青绿茶精制加工和输外的集散地而遐迩闻名。茶学家陈椽教授著《茶业通史》载:“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已有腊面茶(既蒸且研)、散茶(蒸后不搓不拍)、片茶(饼茶)三类,制法不同”。由此可知,这些制法都不同于炒青绿茶的制法。至于“贡屯茶”可否是屯溪茶?清朝朱彝尊撰《重建屯溪桥记》载:“或曰孙吴时毛甘屯兵万户于此,故溪以屯名”。屯溪古时为休宁县属村,史述“嘉靖十五年(1536年)屯溪石桥建成,市镇日趋繁荣”。清道光三年(1823年)屯溪仍属休宁县黎阳东乡十六都。宋代的徽州名茶有歙县甘白香、婺源谢源茶等,且宋代曾一度免除徽州纳贡茶。新编《休宁县志》(2012年版)载有“琅源松萝、茗洲炒青、白岳黄芽、金龙雀尖等老品种”名茶。且众所周知今时“屯绿”炒青制法由明隆庆年间创制的徽州松萝茶制法而来,故有以松萝为炒青的别名。上述史料表明,屯溪自产茶虽无疑,但认定宋朝吴越国王钱俶“贡屯茶”属今之屯溪绿茶类与史不相符,难求共识。

此外,有文将“屯绿”与眉茶、珠茶、熙茶并列论述,也似混淆了该茶的品类花色。“屯绿”是地名(屯溪)+茶类(炒青绿茶),眉茶、珠茶、熙茶却是精制加工后的茶品花色。屯溪绿茶(原料茶)在精制加工后的品级花色,因不同年代的海外市场需求不同而变化,例如十九世纪末盛行二十四花色:十雨(眉茶)、八珠、六熙;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盛行五花色(通称“乌龙”),主要以乌龙珍眉(统珍眉)、乌龙贡熙为主。可见,屯绿(长炒青为其原料茶)中的珠茶、雨茶花色与其并非等同。

新闻推荐

东临溪镇农民工工资清欠不含糊

□ 黄锦兵 汪卫晨刊讯 连日来,休宁县东临溪镇联合公安、工商、人社等部门深入辖区各企业、各工地,督查调研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确保隐患早发现,欠薪早解决。据悉,该镇在...

休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休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古镇五城活力四射2014-11-20 19:06
冬修水利掀热潮2014-11-20 19:06
评论:(屯溪茶之拾遗)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