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休宁新闻 > 正文

民政连民生塑造幸福的事业

来源:黄山晨刊 2014-11-05 19:07   https://www.yybnet.net/

热情服务暖人心 我们结婚了! 社区精彩生活 齐宁社区新址 幸福新人 幸福启程 修复后的姚和顺家 选举宣传上街头 民生政策宣传 农村低保摸底休宁县地处安徽省最南端,与浙江和江西两省接壤,古为徽州府六邑之一,虽然只是一个28万人口的皖南小县,但它曾经创造了中国科举时代的辉煌——从宋朝到清朝先后走出了19位文武状元,“中国第一状元县”的声名远播,令世人赞叹。

在这里,也有一群人,用自己的努力,为幸福的人增添色彩,为需要帮助的人营造幸福,为社会塑造幸福的环境。

在婚姻登记处分享幸福的颜色

走近休宁县婚姻登记处,那些闪烁幸福的颜色让人们心灵为之一振。

红:喜气盈门

在一楼婚姻登记大厅正门上,贴着一幅红艳艳的大喜联,上联为“结一世姻缘山盟海誓”,下联为“祝百年伉俪地久天长”。这幅洋溢喜庆的对联,巍然立于大门前,宛如一对情侣,用身体表达着爱恋。

在办证大厅,“依法登记,热情服务”八个深红的大字映入眼帘,正上方高悬着一枚鲜红的国徽,让人顿时感到婚姻的神圣与庄严。服务台下,一排整齐的情侣凳身披红装,显得尤为醒目,昭示着恋人之间浓浓的爱意。

颁证大厅的背景墙更是红色的海洋,鲜红的国旗和国徽共同见证了人们幸福的爱情。每天,一场场姻缘在这里缔结,一次次颁证仪式在这里举行,幸福的“红”在这里烙印了恋人们一生一世最难忘而美丽的记忆与感动,它向天下所有的人庄严宣告了最纯洁而浪漫的婚姻的神圣与伟大。

粉:浪漫爱人

粉色是休宁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的主色调,粉色的标识图、粉色的指示牌、粉色的宣传册、粉色的提示语,在100多平方米的候登大厅、结婚登记区、婚姻家庭辅导室、婚姻档案室以及颁证大厅的每一个小角落,无处不传递着粉色的情愫——浪漫与温馨。婚姻登记处的工作人员的上岗证也是以粉色为背景,渲染着一份诚挚的爱。

在颁证大厅的墙上挂着两幅对联:“花好月圆姻缘美满,天长地久幸福延绵”、“喜结良缘并肩致富,乐成佳偶携手图强”,这两联皆以粉红为背景颜色,将古代徽州浓厚的文化气息与当代徽州人的幸福追求完美的融合在一起,铺陈出状元县的精神风采,传递了一种贯穿古今、逾越时空的天上人间般的幸福感知。

白:纯洁之爱

休宁县婚姻登记处洁白的墙壁与其他粉红的文字或图案交相辉映,既让人感受到婚姻的神圣,又流露出真爱的纯洁不可玷污。

在洁白的墙壁四周,坐着一群“最幸福的人”,他们不是即将登上婚姻殿堂的新人,而是每天忙绿在一线,不断见证爱情的婚姻登记人员。他们身着白衬衣,显得大方得体,很合乎“一世姻缘”的语境和内涵——纯洁之爱。他们时刻保持着微笑的表情,以娴熟而周到的服务博得了广大群众极佳的口碑,婚姻登记窗口的形象也越来越好。

在精品社区建设中体验幸福的乐园

“以前没事我根本就不会来社区,来了社区也是办好事就匆忙离开,而现在则是一有时间就往社区跑,这里就跟自己家一样。”日前,记者在休宁万宁社区采访,65岁的社区居民吴昌宁告诉记者,他退休以后没什么事,以前是天天宅在家里很是寂寞,自从社区服务中心搬迁到新址来以后,他几乎天天都要来社区转转,跟老伙伴们聊聊天、下下棋,或者自己看看书、上上网,感觉生活充实多了,“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没想到现在社区里还能有这么多活动室供我们居民免费休闲,简直就是我们的幸福乐园。”

万宁社区成立于2002年5月,其前身是齐云东社区,位于休宁县城东部,面积约2.7平方公里,是县委县政府所在地,也是休宁经济、文化、休闲中心。社区共有12个居民小组,现有住户3646户,人口11186人。如果社区负责人不说,我们绝对想不到,1年多前还在原址办公的万宁社区服务中心的全部面积仅有286平方米,还没有现在两个活动室的面积大,服务中心内除了必要的办事窗口之外,几乎没有其他可供居民休闲活动的场所。

2012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休宁县启动精品社区建设,并制定出台了《休宁县加快推进精品社区建设工作实施意见》,确定了通过两年努力,把全县4个社区全部建设成为精品社区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原休宁县住建委搬迁,万宁社区改建项目顺利开工。

经过1年多的建设,2013年10月,万宁社区服务中心顺利迁入新址,从体育场路搬到了现在的状元广场。按照精品社区建设要求,总投资120万元,建筑面积达到1356.84平方米,是原来办公场所面积的近5倍,设有日间照料室、健康指导室、剪纸室、舞蹈室、党员电教室等20多个多功能活动室,可同时容纳近500人活动。这里每天人来人往,大家面带笑容,一派温馨祥和。社区居民在这里可以看书、上网、下棋、排练舞蹈,还可以在这里的日间照料中心休息,不仅环境优良而且全部免费,让居民们赞不绝口。

记者在万宁社区服务中心看到,一楼的便民服务中心宽敞明亮、整洁有序,并且为前来办事的居民准备的座椅、饮水等设施,二楼到六楼则是居民休闲活动的各类场所,居民在这里可以免费享受各类便民服务设施,中小学生在寒暑假还可以在这里免费接受志愿者的书法、绘画、象棋等兴趣班培训。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服务中心还将增设社区厨房,为来这里办事、休闲的居民提供午餐服务。

作为社区建设的牵头指导部门,休宁县民政局充分发挥民政职能,把推进精品社区建设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重点工作,积极探索精品社区建设新路子,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2013年底,该县4个社区全部纳入精品社区建设范围,覆盖率100%,计划投入220万元,实际投入902万元,超计划指标682万元,当年11月中旬休宁县在全市率先全面完成精品社区民生工程项目。

按照“一社区一特色、一社区一亮点”的要求,该县各社区结合自身特点,通过创新思路,精心打造优质服务品牌。万宁社区的“社区半月谈”、齐宁社区的“水墨齐宁”文化驿站、横江社区的“一路芬芳志愿者服务工作站”、萝宁社区的“建军调解室”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服务品牌精彩纷呈,开展活动有声有色,各具特色。各精品社区通过一系列志愿、文娱、爱心、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日益提高,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满意度超过95%。

精品社区建设有标准,精品社区服务无止境。休宁县民政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将以精品社区建设为平台,进一步发挥民政牵头协调职能,加快建设步伐,提升服务水平,使社区民心聚起来,社区舞台转起来,社区生活乐起来,把社区的明天建设地更加美好。

在农村住房保险中体味幸福的滋味

提起半年前发生的那件事情,今年59岁的姚和顺仍然心有余悸。他说,这次真的是多亏了民政局的民生工程,让他挽回了近一年的打工收入,“天灾无情、民政有爱,我们真是赶上了幸福的时代,那滋味很幸福。”

苦:姚和顺家住在休宁县万安镇南潜村里叶组,平时靠在县城和屯溪打零工为生,运气好的话一年也仅有不到2万元的收入。一家人省吃俭用,攒了几乎半辈子的钱,终于在2011年盖起了一幢三层的徽派楼房,由于经济紧张,至今尚未装修。正当一家人信心满满,卯足了劲赚取装修款,盼着早日搬入新居的时候,一道对于他们家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的霹雳击中了他们的新家。

“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是4月25日,下午3点多钟。”姚和顺说,当时还在屯溪工地上打工的他,接到了侄子打来的电话,说家里的房子被雷给劈了,从房顶到墙体、窗户都被劈出了一道大口子。“当时我就懵了,这可是一家人辛辛苦苦刚盖起来的新房啊,还没正式住进去,怎么就被雷劈了变成破房子了呢?”接到电话的姚和顺立即赶回家中,看到被雷劈过的房子欲哭无泪。

酸:就在这时,他突然想到不久前村里曾找他登记过一份保险,好像是关于农村住房的保险,于是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立即向村里负责人报告了房子被雷击的事情。开始了忐忑不安的等待,内心的酸楚无处诉说。

甜:没想到村里又及时向镇政府和休宁县民政局做了汇报,接到电话后,民政局和镇政府又第一时间将情况反馈给了保险公司。

第二天一大早,保险公司就派了专职工作人员赶到姚和顺家,开展现场取证、损失评估和保险审核等工作。一个月左右,姚和顺收到了保险公司赔付的15600元现金。“房子被雷击后,我们自己请人进行了维修,前后共花了3万多元,保险公司赔付了差不多50%,真是帮了我家大忙。”姚和顺说,这15000多元差不多就是他打零工一年的收入,如果不是有农村住房保险民生工程,他家的损失就大了,“真是要感谢政府的好政策!”

2014年农村住房保险工作首次纳入省民生工程,休宁对全县21个乡镇具有本地农业户籍的农村住户开展农村住房保险试点工作,保险费每户16元,由政府统一购买。3月31日,休宁县民政局与国元保险休宁支公司签订协议书,4月初对全县农村住户房屋信息采集和审核工作进行专题部署,5月底完成全县21个乡镇62543户农户住房摸底登记、信息采集和信息录入工作。

像姚和顺一样感谢政府好政策,认为自己赶上幸福时代的人还有不少。据统计,自4月1日农村住房保险生效以来,休宁县已有75户农户住房因发生暴风雨、火灾、雷击、泥石流等灾害获得保险赔偿,经实地查勘、定损,共支付受灾农户理赔款近18万元。

选出村委新班子预示幸福的明天

按照省市统一部署,休宁县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自7月中旬正式启动。截至8月30日,该县21个乡镇157个村全部依法进行了村委会换届选举,村民们将在新一届班子的带领下开始谋划幸福的明天。

本届换届选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选民登记、参选率提高。休宁县共有符合选民条件的选民数205184人,登记参加选举的选民196026人,登记率95.54%,同比上一届提高0.54个百分点;参加投票的选民188069人,参选率达95.9%,同比上届0.9个百分点;

村委会班子职数减少。全县157个村共选举产生新一届村委会成员514名,职数同比减少43人;委员交叉任职107人,占20.8%,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

妇女参政比例提升。全县共推选产生新一届村民代表 5796人,其中妇女代表2147人,占总数37.04%,同比提高3.34个百分点。新一届村委会班子中,妇女167人,占32.5%,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其中女主任4人,比上届增加了2人;

村委会成员文化综合素质提高,结构优化。大专以上文化程度49人(其中大本文化2人),占9.5%;致富能手148人,占28.8%;党员355人,占69.5%。村委会成员平均年龄46.58岁,较上届下降1岁,年龄最小的23岁,最大的69岁。其中村主任平均年龄46岁,年龄最小的30岁。35岁以下的35人,占6.8%。新进班子成员259人,占50.4%。

为确保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该县“坚持三个到位”、“谋划三个提前”、“注重把好三关”。

坚持“三个”到位,确保选举取得实效。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充分发挥县级领导和县直相关部门的督导和指导作用。二是宣传发动到位,坚持把宣传教育贯穿于换届选举工作的全过程,大力宣传换届选举的意义和法律知识。三是培训指导到位,县选举办制定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方案》、《实施意见》、《操作规程》,确保了换届选举工作的依法规范进行。

谋划“三个”提前,确保选举基础坚实。提前学习经验,提前制定预案,提前理清家底,为换届选举奠定基础。

注重把好“三关”,确保换届选举质量。严把程序关,把握好换届选举过程中六个主要工作阶段的法定程序,确保每一个工作环节都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依规推进。严把细节关,在操作细节上,确保每个环节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严把审查关,明确候选人资格条件,严格三级联审,确保优秀人员进入村委会班子。

在救助中为了幸福而努力

10月15日上午,休宁县民政局、救助站安排专门救助车辆,在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的陪伴下将山东籍流浪乞讨人员杨常利从县人民医院送到市救助站,护送其回山东老家。

杨常利今年1月21日在休宁县境内326省道5公里300米处被一辆本地轻型普通货车撞伤,其身上无任何身份证件,且语言交流有一定障碍。9月中旬,杨常利病情稳定、康复良好、医疗终结。9月下旬,县民政局立即联系衔接杨常利返乡安置事宜。

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民政连民生的重要内容。救助流浪者、救助困难群众、城乡低保救助、城乡居民临时救助……为了幸福的生活,休宁民政局一直在努力。

从2014年1月1日起,休宁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375元/月提高到415元/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年1800元提高到2400元。并从4月1日起,全县启动城乡低保核查清理专项整治活动,督导乡镇全面核查城乡低保户,及时清退不符合条件的对象,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困难群众“应保尽保。截止2014年9月份,全县共有城市低保对象1275户1660人,累计发放城市低保金476.28万元;农村低保对象6127户9395人,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1530.69万元。通过核查清理,共清退出城乡低保对象1172人,新增城乡低保454人。努力的成果换回了低保居民和村民的笑脸。

自建立“一站式”医疗救助及时结算系统以来,休宁民政局一直积极探索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管理工作,开通医疗救助“绿色通道”。经各方共同努力,在全县各级卫生医疗机构的大力支持下,从2013年开始,各救助对象可以到所在地乡镇卫生院办理救助,使救助对象能及时申报,随时审核,及时救助。截止9月底,共救助城乡居民住院患者17237人次,累计发放医疗救助金351.43万元。其中,资助农村12199人参加了新农合,资助资金85.39万元;资助城市居民1194人参加了城镇医疗保险,资助资金17.34万元;为1589名住院治疗患者发放医疗救助资金224.9万元(其中,通过“一站式”结算达1248人次65.7万元)。向2255名重点优抚对象及农村五保户等发放门诊补助41.14万元。

根据《安徽省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实施办法〈试行〉》要求,休宁县制定了《休宁县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实施办法》。对城乡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的申报、调查、审核、审批及资金发放各个重要环节,细化了工作流程、完善了工作制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并逐渐步入正轨。1-9月份,累计救助238人次,发放救助资金39.35万元,有效的缓解了城乡贫困居民因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各种原因造成的生活困难问题,有力的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让百姓笑脸常开,是民政部门的工作职责。休宁民政部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把低保工作规范化建设作为重点来抓,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按户施保、动态管理”。积极与技术支持部门联系,对现有“一站式”即时结算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加强部门间的配合,力争早日实现救助对象医疗救助“一站式”异地即时结算。为维护城乡社会和谐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新闻推荐

马拉松老将为国争光

□ 记者 舒俊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每天跑步已成屯溪上新社区居民胡瑞清生活中的一部分。在他的纪念册中有两张弥足珍贵的老照片,即与跑步有关。其中一张黑白照片拍摄于1984年11...

休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休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里庄花芋豆腐2014-11-12 19:07
猜你喜欢:
免费办证老人乐2014-11-12 19:07
评论:(民政连民生塑造幸福的事业)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