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舒俊
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每天跑步已成屯溪上新社区居民胡瑞清生活中的一部分。在他的纪念册中有两张弥足珍贵的老照片,即与跑步有关。其中一张黑白照片拍摄于1984年11月27日,记录了时年57岁的胡瑞清在美国圣地亚哥参加第十七届世界老年人长跑锦标赛到达终点的那一刻,旁边还有一位外国运动员在为他鼓掌。
胡瑞清是休宁蓝田人,年轻时喜欢打篮球,从1967年春天开始练习长跑,从1万米到2万米再到马拉松,在那个物质条件较为匮乏的年代,一双球鞋就能参加的长跑运动是胡瑞清认为锻炼身体有效又经济的好方法。
1984年,国家体委把参加第十七届世界老年人长跑锦标赛的任务交给安徽,安徽省老年人体育协会秘书长张普生负责组团。通过层层选拔,当时还是休宁县岩前税务所干部的胡瑞清入选。“我们参赛的运动员有7人,国内首个马拉松纪录保持者张亮友也是其中之一,加上团长、教练、翻译一行共10人。我、张亮友和另一位队员参赛的项目是马拉松,其余4位队员参加的是1万米。我们先在安徽集训一个月,又到北京集训半个月。”回忆第一次出国比赛的情景,胡瑞清至今仍有些激动,“张亮友是淮南人,在美国因为吃不惯西餐,每天只能靠香蕉、面包等当食物。本来张亮友的成绩应该比我好,但是比赛当天,他在没有吃饱的状态下参赛,有些不适应,跑到了我后面。”
11月27日,胡瑞清、张亮友分别获得男子马拉松第9名和第10名的好成绩,胡瑞清在55-59岁年龄组中位列第三。同时,中国代表团还夺得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为祖国和人民争了光。“当美国的赛场上数次响起中国国歌、升起中国国旗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情都很激动。中国人是好样的,中国的老年人也是好样的!”胡瑞清说,赛场上有不少外国人要求与他们合影,比赛第二天《纽约时报》还在头版位置对赛事进行报道。赛后,美中友好协会理事林宝乐(音译)等人还热情款待了中国代表团一行。12月16日,林宝乐在夏威夷机场为中国代表团送行,并与胡瑞清、张亮友等人合影。中国代表团凯旋之时,安徽省领导亲自到机场迎接,国家体委也来电祝贺。
这一次是胡瑞清一生中最自豪、最难忘的一次经历。从那之后,胡瑞清一直坚持跑步,并积极推动老年人健身运动。今年已经87岁的他身体硬朗,每天还会跑7公里。他说他享受奔跑中的淋漓畅快以及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图为胡瑞清参加第十七届世界老年人长跑锦标赛。
新闻推荐
11月5日,休宁县溪口镇冰潭村村民在义务修建通往茶园的便道。今年以来,该村把美好乡村建设与群众路线紧密结合起来,发动群众义务投工投劳修建水泥硬化生产便道。截至目前,共完成了自来水厂维修及...
休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休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