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舒俊
核心提示:世界上有这样一个男人:小时候你怕他的威严,长大后你学他沉稳,他的爱很深沉,他的名字叫“父亲”。在6月21日父亲节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几位市民,倾听他们对父亲的感激与思念之情。
1
“爸爸”称呼:各地方言知多少?
据了解,“爸爸”一词起源甚早,成书于三国魏明帝太和年间的《广雅》中《释亲》篇,其上云:“爸,父也。”口语中,“爸爸”的称呼繁多,包括爸、爸爸、爸比、老爸、阿爸、老爹、阿爹、爹哋(来自英语Daddy的粤语发音)、爷、老子、老头、达达、多桑等。
各地方言中,“爸爸”的称呼各异,如北京人叫“老爷子”,陕西人叫“大”,河南山东一带叫“爹”,四川重庆一些地方及周边地区称父亲为老汉(儿)。那么,咱们徽州方言中又是如何叫“爸爸”的呢?记者调查发现,屯溪人一般叫爸爸为拔、巴拔;徽州区呈坎容溪一带则叫耶、大、爷;黄山区最常见的叫法有大大、Diadia(去声)、掉掉,还有管爸爸叫beibei(平声);歙县南乡方言里爸爸的叫法较多,有叭叭、阿呆、阿爷、阿噶吧、阿噶呆、阿噶爷、阿噶伯;休宁叫法有达、巴巴(县城是阴平,万安方向是去声,还有的地方是阳平);祁门包括闪里、箬坑、历口、古溪、彭龙一带都叫哒或哒哒、大、大大;黟县则称呼阿爹、答答、把吧,还有的村里叫干娘(以上各种称呼均为音译)。
2
“准爸爸”的期待:愿孩子一切安好
“第一次看到我的宝贝,大额头好像我啊!”电台记者罗骅青说,今年9月就要当爸爸的他从四维彩超看到宝宝的照片后,激动地在QQ空间发了这条说说。
想到孩子还有几个月就要与自己见面了,身为80后的“准爸爸”,罗骅青满怀期待。“妻子怀孕以来的这6个月,每天都是在不同状态中度过。孕早期妻子的不适给我们这个家庭带来了种种心理压力,让人来不及品味孕育这个小生命带来的甜蜜滋味。看着妻子的肚子越来越大,对于这个尚未谋面的小家伙的憧憬就越来越深。总想象着,他是长的像我,还是像老婆大人?是一个活泼的男孩子,还是一个可爱的千金?每一天,大脑总是被关于孩子的种种想法占据。偶尔,在街头或者路边,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或萌或呆的表现,自己总会在边上嘿嘿一笑,然后脑补着自家孩子是不是也如此可爱。”
对于即将出生的孩子,他和妻子希望孩子能够一切平平安安,身体健健康康,其它的都不重要。
3
“新晋奶爸”的幸福:忙并快乐着
对于“新晋奶爸”,特别是一个刚有了二宝的奶爸来说,这个父亲节非比寻常。听到孩子的啼哭、给孩子洗澡、抱着孩子喂奶……虽然有些忙乱,但还是会让余明这个“超级奶爸”感觉很幸福。
“怀着忐忑的心情,又一次经历了小心翼翼、充满期待的10个月,二宝终于肯出来和我们见面了。注视着这个稚嫩可爱的小精灵,他是多么惹人爱哟。乌黑的大眼睛,是像爸爸多一些,还是像妈妈多一些?好在有了大宝的经验,抱他不再害怕了,也敢给他洗澡了。底气足足的,大宝都带过来了,二宝还带不好?”对于二宝的降生,余明心里更多一些期待:大宝母乳不够,想办法不能再亏了二宝;大宝学习方面的引导,还有许多地方做得不够好,在二宝的教育上应避免再犯同样错误。
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余明觉得还是保持一点平常心更好。“儿孙自有儿孙福,父母再多的期望、再多的憧憬,都抵不过给孩子一个宽松、温馨的家庭环境和一个快乐成长的童年。”余明说,虽然二宝才刚满月,还不会叫爸爸,但这个父亲节,一家四口在一起就是给他最好的节日礼物。余明也希望孩子们能在父母的祝福中快乐成长,不要嫌弃爸爸妈妈的唠叨,因为这是为人父母浓浓的爱。
4
为子成父的感慨:变得不再任性
可能是年纪越来越大的缘故,也可能是自己有了孩子,每每快到父亲节,对于70后的吴斌来说,总会回忆起父亲以往的点点滴滴:孩提时的严厉、远行求学的千般叮嘱、艰难创业时的万般勉励、事业初成时的再三提醒。
“父亲一直教导我要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一个对家人、对朋友有情有义的人,对单位、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如今的我已近不惑之年,可我真正为我的父亲做过什么?给父亲买件衣服?买几瓶好酒?我想,这些都不是父亲想要的,但父亲也从来没有要过什么,也从来没有抱怨过我,只是永远用一种慈祥的目光望着我、打量着我,和他那调皮捣蛋的小孙子。其实,每当全家人聚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吃顿饭,陪着父亲喝点小酒,天南地北地聊天,这时才是父亲最开心的时候。”吴斌说,在自己也成为父亲后,他似乎懂得了“父亲”这两个字的意义。
他的儿子小豆豆现在上幼儿园小班,去年母亲节那天儿子已会祝妈妈节日快乐了,可是父亲节却没任何表示。“今年的父亲节,我好期待。”吴斌坦言,自从有了儿子,他变得不那么任性了。工作上,稳字当头,不冒进,凡事深思熟虑;生活中,不再留恋声色犬马,周末尽量挤时间陪儿子。因为他清楚,现在不多陪儿子,一不小心儿子就长大了,可能会去另一个城市求学、创业,还会有他自己的家庭。父亲教他成长,而儿子却促使他真正成熟,“感谢父亲对我一辈子的爱,也感谢豆豆带给我和我的父亲无限的快乐。”
5
感恩父亲:为家付出太多
都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那女儿对父亲又是怎样的爱呢?在黄山市一网站工作的90后女孩晓茹(化名)说起父亲有着幸福的甜蜜,更多的是爱的洋溢。
“我的父亲是一个不善言辞、埋头苦干的农民工。从小到大,印象中老爸经常都是在外打工。小时候家里没电话,跟老爸联系也少,每次最开心的就是隔壁邻居跑到我家说‘快点,你家来电话了!\’那时候听到老爸的声音都会觉得很满足。老爸真的挺不容易,我妈身体不好常年在家,我还读大学,一家人主要都靠我爸挣钱。最让我感动的是我爸虽然负担挺重,但是从来没有抱怨,相反还很乐观,经常笑脸迎人,在家没事还跟我玩掰手腕。”
晓茹的父亲今年57岁,休宁县东临溪镇人,是个木工,为了挣钱养家,前几年离乡背井,和村里另外两个人作为国际劳工去沙特阿拉伯做建筑。过年的时候别人大包小包回家,他却是大包小包出门,一去就是两年。“去那么远的地方肯定想家,爸爸特地带了一张全家福,说想家的时候就看看。”晓茹说,父亲为这个家付出了太多,她很感谢父亲给自己的一点一滴,“我最想对他说的就是‘老爸,这么多年辛苦了!希望你注意身体,别太累。\’”如今晓茹早已大学毕业,工作稳定,她的父亲也不再远行,父女俩可以经常见面,享受那份家庭亲情。
6
怀念父亲:请善待健在的父母
“今晚注定是个不眠之夜,突然想您了,我想大哭一场。又是一年父亲节,可是我给谁过呢?”58岁的张淑兰住在屯溪商贸城,陪伴患帕金森症的父亲15载,父亲每天的吃喝拉撒都由她负责。为照顾父亲,她放弃了自己喜欢的运动、跳舞,朋友间的聚会都很少参加。然而一个多月前,86岁的父亲溘然长逝。
父亲离开后,她时刻都在思念。“父亲一米七五的个子,红光满面,浓眉大眼,英俊威武,是位心胸豁达、性格开朗的人。”在她的记忆里,父亲一生献身革命,工作任劳任怨,在公安战线上曾多次受到表彰;为家劳碌奔波,省吃俭用,再大的困难与压力都一人默默承担。“我从父亲高大宽阔的背影中看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他那满脸的疲惫里读懂了生活的真谛,父亲留给我们的是享之不尽的精神财富。感谢您,我亲爱的父亲!愿父亲在天堂不再有病痛,不再辛劳!”张淑兰觉得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她希望为人子女者都能善待还健在的父母。
记者手记
“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多想和从前一样,牵你温暖手掌,可是你不在我身旁,托清风捎去安康。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再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筷子兄弟的一首《父亲》让很多人听后感动落泪。
如果说母爱如涓涓溪流滋润着我们的心田,那么父爱便是一首永远不老的歌,陪伴我们成长。在我们眼里,父亲是坚强的代表,是家庭的顶梁柱。关于艰辛和苦痛,都藏匿于他的白发之间,不曾提起,长大后才会渐渐明白他的不易。多少年来,不计回报、不善表达的父爱总是悄悄地衬托在母爱周围,做儿女的总是忽视那句微不足道的“爸爸,我爱你!”但父爱的含蓄、父爱的深沉,我们却时刻能感受到,只是我们都不善表达。父亲节,让我们向这个全世界最靠谱的男人“表白”吧!
新闻推荐
□ 方琦琦 万多蓉晨刊讯 为深入推进*,实现精准脱贫,休宁县通过积极对上争取、加大县级财政投入比例等方式,严格执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办法,2015年,围绕改善贫...
休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休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