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人大代表”、“优秀女村官”、“三八红旗手”、“十佳青年”……如此众多的荣誉都属于一位年仅39岁的女村官——休宁县海宁村党支部书记高夏仙。
上任之初,由于是女性,而且还很年轻,高夏仙起初并不被村两委的同事们看好,工作上也得不到积极的配合。而当时的海宁村又正面临着齐云大道拓宽工程、京福高铁、松萝大桥等市县重大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任务异常艰巨。
面对大家的不信任不合作和高强度的工作,高夏仙没有退缩。在齐云大道拓宽征地拆迁工作中,村民们谁都不愿先量,生怕先量吃亏,都在相互观望,她便让公公带头量了水田。2010年,休宁县成为全国第二批新农保试点县,项目启动之初,收费难度可想而知。在新农保政策的宣传、收费中,高夏仙带领班子成员从清早到深夜,仅用13天时间,就完成了920人的参保工作,参保率达到97%。
上任才几个月,在她的带领下,村两委的工作氛围就变得异常浓厚。两委干部说:“她带头干,吃苦在前,我们都不好意思。现在,村里工作只要她一声招呼,大家都齐上阵。”
自从担任村支书以来,对待工作与村民,高夏仙十来年如一日,无论大事小情,她始终与广大群众肩并肩,冲在第一线。2011年6月,因天降暴雨,几十亩蔬菜大棚面临被淹的危险。为了控制险情,她与农户一起一直奋战到深夜11点多,砌好一条长30米、高60厘米的临时坝。随后,她又赶到地质灾害点,及时转移安置群众,并亲自跳下水与大家一起堵缺口。由于应对及时,措施到位,海宁村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损失。
作为一村的党支部书记,高夏仙时刻关注着村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与村经济的发展。她上任后,海宁村成立了大棚蔬菜合作社,建成钢管大棚200亩、竹架大棚100多亩,并新修水利工程,硬化水渠3条,水渠清淤5公里,清理当家塘8口,极大地便利了村民进行农田水利灌溉。为改善村容村貌,高夏仙还积极向上争取“村村通”、“一事一议”等项目。在她的带领下,村民年收入由原来的6000元增长到11200元。海宁村先后荣获市平安村、文明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县抗洪救灾先进单位等荣誉。
“登门做工作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有的群众不理解,甚至是谩骂,但我们不能退缩,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直到做通村民的工作为止,村民的满意就是我最大的追求!”高夏仙就这样用她点点滴滴的成绩收获和诠释着她的人生价值。 ·盛汪淼芷·
新闻推荐
编者按:为切实推动道德模范崇高精神进基层进群众,充分发挥榜样感召人、影响人、带动人的重要作用,促进社会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本报即日起推出专栏“德耀黄山”,集中刊发一批道德模范...
休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休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