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戴旭东的工作履历,这位休宁县榆村乡任组织员的组工干部,28年基层经历中有17年负责基层党组织建设,长期工作在偏远山区白际乡、璜尖乡,把青春与热情奉献给了党的事业。
“基层工作可以说是‘上下千条线,中间一根针\’,往往是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戴旭东说,组工干部必须要具备优良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较高的政策水平,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同事眼中,戴旭东是个认真负责的工作好手,而其中辛苦只有他自己能体味。
2007年9月,戴旭东爱人突发脑溢血,住进医院,历经两次开颅手术,又因脑感染到上海治疗月余,先后住院治疗一年多,但仍未根治,留下后遗症病退在家,生活不能自理,起床、洗漱、吃饭、上床睡觉等都需要细心照顾。工作与家庭之间,戴旭东忙碌着、奔波着。“他像头老黄牛一样,无论日常组织工作还是防火防汛、急难险重的任务,从没有耽误过,这十分不容易。”榆村乡党委书记李大庆说,这几年来,在戴旭东的努力下,乡里组织工作有了长足进步。
流动党员管理一直是榆村乡党委和戴旭东关注的事情。榆村乡靠近市中心城区,近年来村民们纷纷选择进城务工,常常村里多是老人和小孩。“新形势下,要开拓思维、创新方法,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不能因工作不到位而缺位,更不能让在外务工党员找不到组织、过不了组织生活。”在榆村乡党委领导下,戴旭东经过走访摸排,决定在党员较为集中的杭州市下沙区成立流动党员临时党支部。“20多名党员积极响应,非常高兴。今年去看望他们时,大家很激动,都说听到乡音倍感亲切。”戴旭东说,通过这个平台,我们管理好服务好党员,党员们也加强和党组织的沟通交流,流动党员实现了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戴旭东还有些“执拗”,软硬不吃:“比如发展新党员,我要认真审核、严格把关,绝不能丧失原则,才能不断提高党员的质量,优化党员队伍整体结构。”2009年至2015年,戴旭东任组织员期间,榆村乡共发展了113名党员,新发展的党员或成为村两委成员,或成为致富能手,大家有目共睹。
在榆村乡,见到富溪村党员、蔬菜种植大户戴国良,他对戴旭东感谢不已:“他常来村里看看,到我这大棚蔬菜基地,问问我是否需要什么帮助,尽力帮忙解决问题。”现在,戴国良大棚蔬菜基地已有80亩,打算建成中心城区农产品供应基地。正像关心帮扶戴国良一样,戴旭东积极鼓励乡里党员示范发展蘑菇、紫山药等特色种植业,带动更多村民致富。在榆村乡,18户专业合作社社员今年种植紫山药面积已达百亩;而党员程志平带动起来的蘑菇种植业也达10万平方尺。
今年,戴旭东获得了“市级优秀组工干部”荣誉称号。“作为一名普通的组工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始终保持热情和执着,继续在工作中以身作则,做好示范。”戴旭东说。
·闫冲冲·
新闻推荐
本报讯 立秋以来,蓝天下的齐云山镇南坑村数百亩向日葵,迎着太阳尽情绽放,朵朵葵花似一张张热情的笑脸,喜迎成百上千的市民及游客。村里开办“农家乐”的十几户农家也随之忙碌起来,每天家庭...
休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休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