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笔者近日从市环保局了解到,黄山市紧紧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国家主体功能区示范建设,积极推进生态示范创建工作。截至去年底,全市共创成市级以上生态乡镇99个,省级以上57个,国家级26个;市级以上生态村299个,省级以上115个,国家级4个。黄山区、休宁县、祁门县、黟县、歙县5区县获得省级生态县(区)正式命名。其中,黄山区已通过国家级生态县(区)预验收。
以生态示范创建为载体,着力改善人居环境质量。近年来,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农村清洁工程、“三线三边”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黄山市大力实施主要污染物减排、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和环保专项执法,扎实推进新安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太平湖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工作,认真落实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问题村”环境整治,建成并不断完善农村垃圾“组保洁、村收集、镇(乡)中转、县(区)处理”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与运转处理体系。依法取缔河道一些违法采砂点,采取自然湿地、微动力处理等实施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科学划定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实施农药、肥料集中配给、加大网箱退养工作力度,大力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农村秸秆焚烧监管,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效率。目前,全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大气环境质量始终保持优良。
创建工作重在长效、实效和得到群众认可。为此,黄山市通过制定并认真落实生活垃圾、污水处置、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处理、生态修复等环境治理项目业主负责制、目标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制,严格执行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实施政府购买服务等措施,推进村庄及河道保洁常态化,确保做到村村无暴露垃圾、房前屋后无卫生死角,河面无漂浮物、岸堤无悬挂物,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专门制定《黄山市生态乡镇、生态村动态管理办法》,通过开展跟踪监管和重点督查,采取沿续名称、通报批评和责令整改,以及摘牌等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已获得命名的市生态乡镇、市生态村管理。
黄山市还深入开展环境宣传教育。认真贯彻实施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新《环保法》,通过“六·五”环保主题宣传等加大环境宣传力度,开展全民参与活动,以村规民约等形式引导公众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切实减少农业农村面源污染,进一步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以各种方式积极推进信息公开,及时公布生态创建工作动态,对生态创建工作实施社会监督,扩大社会影响,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建言献策,参与、理解并支持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使生态创建深入人心,扎实推进。·陈观成·
新闻推荐
本报讯 暑期将至,休宁县政府近日召开专题会议,部署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该县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照制度职责,及时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做到宣传教育、隐患排查、预防监...
休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休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