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歙县新闻 > 正文

风云再起“金黄山”

来源:黄山日报 2010-09-03 17:54   https://www.yybnet.net/

“今年公司产能达2.8万吨,能实现销售额3000万元。我们力争三年后税收突破1000万元。”在日前举行的黄山酒业重组成功暨新品上市品鉴会上,董事长冯岩春胸有成竹地说。 

传“金黄山”由万历皇帝命名,在歙县至今还有许多传说与其相关,比如广为流传的“寄信割驴草”。历史悠久的“金黄山”,曾多次获国际金奖和安徽省名牌产品称号,在最鼎盛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年销售额达到4000万元。然而由于计划经济的机制束缚了观念的革新,无法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白酒市场,2000年后企业连续滑坡,甚至于连享有得天独厚优势的黄山市场,也被同类产品占领。曾经名噪一时的“金黄山”也日趋没落,几近瘫痪。 

在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企业重组的政策下,去年6月份,冯岩春投资3800万元整体收购了安徽黄山酒业有限公司的所有股份,以近1600万元获得了“金黄山”、“一品黄山”、“黄山牌”这三个经国家商标局正式注册的商标,以图重振“金黄山”昔日风采。 

体制的更新带来的是企业团队观念的巨大更新。干事业不能仅靠一时冲动,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怎么才能突围?冯岩春认为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目前引进了数十名各方面的人才,已打造了一支强势的销售管理团队和质量提升团队。” 

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重组后公司积极开发一大批适销对路的新产品,目前已开发出新产品18款,预计年底产品将达100款,实现中高低档全覆盖。一系列户外广告投放,迅速提升了企业和产品形象。“我们就是要改变过去体制里那种‘皇帝女儿不愁嫁\’的观念。”新近加盟的原迎驾贡酒销售副总汪正虎说。企业与台湾著名咨询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借助“外脑”支持,还多次飞赴上海、北京等地,请知名专家考据史料,进一步挖掘“金黄山”酒背后一系列的历史文化因素,为企业的做大做强埋下了伏笔。 

“由于采用了山珍曲、云海窖泥和名泉水,现在的‘金黄山\’品质相比以前又有了很大提升,”四川白酒发酵研究所研究员、高级技师曾文广说,“有悠久的历史、有传统的老窖、有优秀的团队等等,‘金黄山\’一定能做大做强,这也是我加人的原因。” 

“俗话说‘铁树开花水倒流\’,这棵树已经开了两次花,是好兆头啊。”公司一名员工指着厂门口尚存的铁树花说。“金黄山”的500多名员工对未来充满信心。·孙争光·

新闻推荐

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歙县农业综合开发彰显强农富民效应

本报讯坐落在歙县桂林镇的国家财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自2009年实施以来,已完成扩岸1068米,渠道排水沟衬砌2.21公里,埋设管道1.68公里,伸展道路3.2公里。还建成了农产品交易场所一处,新建豆腐柴基...

歙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行知故里陶花开2010-09-10 22:37
猜你喜欢:
评论:(风云再起“金黄山”)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