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 泗水新闻 汶上新闻 嘉祥新闻 金乡新闻 鱼台新闻 微山新闻 邹城新闻 曲阜新闻 梁山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金乡新闻 > 正文

蒜乡跨越 洼地崛起

来源:大众日报 2015-11-25 13:18   https://www.yybnet.net/

△金乡城貌△蒜乡农民新生活△文化传承△天鹅飞过金平湖△公交通到家门口△万名医生进农户△济宁化工园区一隅△电动汽车生产车间(本版图片摄影王建通高海赵波张玉华胡亚)

□王伟韩洪波王浩奇

在“十二五”的收官之年,金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有望突破190亿元,比上年增长9.4%,五年年均增长11.2%。今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三项指标增幅位居全市第一,可用“运行趋稳,继续回升”来形容全县的发展态势。

五年前,《金乡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郑重承诺金乡有条件有能力洼地崛起,实现跨越发展,五年的实干告诉人们,金乡向历史、向人民兑现了承诺。

紧扣“四个争当”目标,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四化同步”,经济发展向工业主导转换、城镇建设向精品宜居转换、现代农业向高效精深转换、民生事业向均衡普惠转换,金乡各项事业齐头并进实现新的突破,在“十二五”期间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工业挺起脊梁

工业是县域经济的脊梁,工业化是区域经济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和第一支撑。赶超发展、跨越发展,首先要解决影响发展的关键问题。工业基础差、底子薄、规模小,是制约金乡发展的瓶颈。

“十二五”期间,济宁化工园区积极借鉴世界级先进化工区“五个一体化”开发建设理念,重点发展煤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四大产业集群,打造“高端化工、国际一流、千亿产业、生态循环经济示范区”,保持了良好高速发展的强劲态势。目前园区进驻企业32家,总投资逾300亿元,其中世界500强1家,央企2家,上市公司7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国家863计划项目3家,留美博士创办的企业6家,拥有各项专利248项,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80%。园区相继被命名为“中国新型煤基化工产业基地”、“山东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海洋产业联动发展示范基地”,被纳入全国标准化建设八大示范园区之一。连续两年被评选为山东省化工园区、全国先进化工园区,跻身2014、2015年中国化工园区20强。

化学工业园区、食品园区、经济开发区三大工业园区崛起是金乡县“工业立县、工业强县”战略的完美诠释。“十二五”期间,金乡县围绕“工业立县”,抢机遇、建园区、引项目、扩企业,工业体系得到了确立和完善,取得“两个明显转变”:基本实现了从单一农业县到工农并重县转变,自2008年起,金乡从“农业大县”转向“工业立县”,把工业和城市作为全县发展的核心战略强力推进。三大工业园区从无到有,一大批工业项目的相继兴建,成为金乡工业迅速崛起的决定力量。从2011年起,“二产”开始超过“一产”,成为金乡发展第一主导力量。基本实现了从单一产业到多元集聚的转变,面对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差,金乡县坚持不懈抓招商、优结构、扩规模、增效益。机电制造、纺织服装等传统支柱产业不断巩固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成为新的食品产业,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后续主导产业不断壮大拉长,电子信息、光伏发电、文化创意等一批新兴产业落户金乡,不断填补金乡产业空白,产业优势趋于显现。

“十二五”期间,金乡累计落地招商项目334个,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70个,世界500强企业1家、央企3家和上市公司8家,新增销售过亿元工业企业72户,总数达到86户,全县规模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分别达到281亿元、26.9亿元、20.2亿元,较2010年分别增长213%、173%、207%,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城市靓乡村美

金乡变化最大的是城市,城市最美的是生态。全长23公里的滨河大道一环、14公里的二环是金乡县倾力打造的水上“会客厅”,将老万福河、大沙河、金马河、金济河等河流、奎星湖、万福湖、金水湖、金沙湖、千寿湖等湿地公园串联成线、勾连成面,形成了一条以水为媒的靓丽的观光新环线。

金乡有九湖五河,“四河绕城,一河穿城”,之前由于没有系统规划,上世纪80年代后,河流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急剧恶化。2011年,金乡启动“九湖五河”生态湿地景区建设。先后重金聘请多家国内外知名规划设计机构,为金乡生态建设规划“操刀”,体现出金乡“水城一体”的独特风貌。

“十二五”期间,金乡县按照“滨河环湖、亲水休闲、传承文脉、体现生态”的城市发展思路,强抓生态城市建设,整合城区河湖众多的资源禀赋,启动实施了总投资18亿元的“九湖五河”生态水系治理工程,以水活城。对城区金济河、金马河、万福河、莱河、大沙河五条河道进行综合治污、生态绿化和景观改造;在河流交汇、宽水面处规划建设了九个湖,呈现出“河湖贯通、湿地相连、城水相依、亲水休闲”的“生态水城”新形象。水系延伸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拉开了城市发展框架,金乡城市建成区也有5平方公里扩展到20平方公里。

水和绿是金乡城市之魂,金乡县累计投入绿化资金5.6亿元,加大公园绿地建设力度,并对东部健康新城、北部工业新城、西部生态新城的28条道路进行硬化绿化。目前,金乡城区逐渐形成了“500米服务半径”的绿化格局,市民每出行500米,就可以走进一处公园绿地,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3%,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2%,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28.86平方米。

城市美,乡村也让人着迷。早在2012年,金乡县就全面启动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积极探索城乡环卫一体化运作模式,2014年,又拿出了6300万元,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做法,在全市第一个建立了县域全覆盖、全程市场化运作的环卫保洁模式,实现了城乡垃圾全市场化的统一收集、统一运输和统一处理,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从2014年起,金乡县开始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并提出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力争通过三年的“连片整治、滚动打造”,到2016年末实现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90%的村庄达到“三化”环境整洁村标准,40%的村庄达到“四好”生态文明乡村标准,10%的村庄达到“五美”美丽乡村标准。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来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这是金乡的初衷。有了这一理念的指引,金乡县在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抓好环境整治工作的的同时,还同步实施了绿化亮化、路网硬化、村村亮、公共交通、文化惠民等一系列重点工程,集中打造了4大示范片区,农村环境得到了质的飞跃,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大提升。今年,金乡又提出启动村村净、户户通、街街亮、处处绿、家家美“五个全覆盖”工程,统筹推进坑塘整治、污水处理、厕所改造、镇村供暖等各项工作,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层次和水平。目前,2014年确定的19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已经建成;今年确定的20个美丽乡村示范点的绿化、亮化、美化、硬化工作已全部完成。

为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金乡县通过实施“两区同建”战略,把产业园区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载体,推动产业集聚,吸纳更多的本地农民工就业;另一方面,以适当集中的新型农村社区作为城镇化的突破口,延伸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形成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格局。

“十二五”期间,金乡建成新型农村社区33处、工业型园区11处、商贸物流型园区5处、农业示范园区12处、生态旅游型园区3处,逐步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之路。

文明灿若夏花

街道,靓丽整洁,人车秩序井然;商铺,经营规范,购物的市民有序流动;社区,居民关心关爱如一家;公园,人们漫步徜徉,人景相融;广场,休闲健身的市民欢声笑语阵阵荡漾;河滨,流水潺潺,绿意铺展……漫步金乡县城,你会被眼前这一幕幕生动鲜活的场景深深吸引、沉醉,文明之花,正在生机盎然的蒜乡大地灿烂开放。省级文明县,给全体市民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舒适、惬意和实惠。

“十二五”期间,金乡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开展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把公民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创建、诚信建设和文化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截至目前,全县共创建省级文明单位18个、省级文明村镇10个、省级文明社区2个;市级文明单位46个、市级文明村镇15个、市级文明社区4个。并涌现出了山东省首位齐鲁时代楷模纪检干部陈新宁、第四届“感动济宁”十佳人物金牌书记李广印,十几年如一日医德高尚扶危济困的金乡好人蔡广征……一座座道德丰碑,构筑起建设幸福金乡的精神高地。

今年6月14日,“蝶变之路——从‘花鼓戏\’到‘四平调\’”演出活动在在济南东柳戏院举行。金乡四平调剧团61年前曾在省城演出过一次,在经历了更名、解散等风波后,2015年5月,金乡县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恢复四平调剧团,这次赴省城演出是金乡四平调史上第二次登上全省舞台。

恢复四平调剧团只是金乡县重视县域文化建设的一个方面。金乡县因地制宜,将城区闲置的老电影院改建为图书馆,老体育中心改建成文化馆,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改造后的“两馆”身处城区中心地带,已然形成“15分钟文化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一手改造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一手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改建搭台,保护续脉,金乡县靠着改建和保护“两条腿”走出一条县域文化发展特色路。今年10月,第二届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县名单公布,金乡名列其中。

“十二五”期间,金乡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大力实施文化强县战略,推动全县各级党委、政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力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扎实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承,取得了显著成绩。五年间,金乡县累计投资1.2亿元建设休闲文化广场700余处,完善镇街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大院400多家,提升农家书屋308家,建设“乡村儒学讲堂”示范点60余处,实现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全覆盖,构建起了城乡15分钟的公共文化服务圈。

民生温暖如春

“十二五”期间,金乡持续加大对民生保障的投入,累计投入民生领域的支出达78.3亿元,每年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都在七成以上。补齐民生短板,金乡以更加和谐均衡的姿态冲刺全面小康。

对于金乡县羊山镇的王趁趁来说,今年可谓喜事连连,不仅在人社局在镇上开办的计算机培训班拿到了合格证,还在镇上的企业找到了一份称心的工作做起了“白领”。除为解决像王趁趁这样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难题,开展计算机、电焊工、电工、育婴员、中式面点、家政等专业技能培训班外,今年以来,金乡县分期分批对城乡居民就近就便进行创业培训,累计开展技能培训3000人次,催生了一批有素质、有知识的创业小老板。

每年都加大对民生的投入,这是欠发达县金乡作出的郑重选择。早在年初的人代会上,金乡就承诺,紧抓15条工作线,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将城乡居民养老金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80元,医疗保险筹资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460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救助提高到35万元,并建立大病限时报结制度。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力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城镇低收入人员和失地农民等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5600人。启动村村净、街街亮、户户通、处处绿、家家美“五个全覆盖”工程,鼓励有条件的镇村在农村供暖上先行先试,高标准打造20个美丽乡村……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首要的就是补齐农村短板,不止于个体的脱困,更要注重区域的整体提升。遵循这样的思路,金乡以建设新农村带动乡村变样,以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

“十二五”期间,金乡县始终把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立足点,深入开展“现代农业提升年”活动,现代农业发展新优势不断凸显。稳步推进农业园区建设,挂牌成立济宁(金乡)农高区,加快实施“一区、三园、十大基地”布局,创建成为全市首家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巩固提升大蒜产业,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高标准举办大蒜节会,开通运行大蒜价格指数发布平台,开展大蒜目标价格保险试点,金乡大蒜产业集群也被评为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100强。全面展开农村改革,五年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90家,家庭农场49家,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扎实推进土地确权登记和土地流转服务,640个村基本完成确权登记工作,共流转土地5.6万亩,有力助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新闻推荐

金乡供电调档降压提升供电质量

□侯成旭张健报道本报金乡讯2月16日,国网金乡县供电公司完成了24台综合变压器的调档,使居民生活用电电压保持在规定范围内,使居民用电更平稳。春节后气温逐渐转暖,农村生活用电负...

金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无证酒驾被刑拘2016-01-26 20:49
猜你喜欢:
评论:(蒜乡跨越 洼地崛起)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