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莫艳萍
新闻点击:
自主品牌打响“广西制造”
色泽靓丽、釉面柔雅的瓷盘和瓷杯上,威廉王子与他美丽的新娘凯特·米德尔顿在心形图案里甜蜜微笑,周边是英国王室的皇徽……今年1月中旬,1.6万多件威廉王子大婚用瓷及婚礼礼品用瓷在广西北流市三环集团制作完成,它们随后将漂洋过海,现身英国王室婚礼。
这一单大“生意”,全球有500多个强劲对手参与竞争,三环笑到了最后。三环集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像这样的欧洲王室婚礼用瓷订单,三环集团已经拿过多次,因为‘三环\’是响当当的中国名牌。”
“五菱之光”,一款地地道道的“广西造”微型车,其貌不扬,既能载人又能装货,负重多,耐用,2002年上市后受市场热捧,仅2009年就销售106万辆,创下“平均5秒钟卖出一辆车”的惊人成绩;2010年5月,全球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称“五菱之光”为“地球上最重要的一款车”。
因为拥有国内第一款自主研发且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微型客车,拥有“五菱之光”这个全国知名品牌,自2006年起,上汽通用五菱在全国微车行业中曾连续4年蝉联销量之冠,市场占有率在40%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微车王”。2010年,上汽通用五菱销售系列微车达123万辆,产品远销美洲、非洲、中东、东南亚近40个国家和地区,微车年度出口占据全国总量超10%份额。
现状调查:
创新能力弱,自主品牌少
“十一五”期间,广西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鼓励企业争创具有较强国际、国内竞争力的名牌产品,推动人才、技术、资源等要素向名优企业、行业集聚,以名牌效益加速经济发展,引领“广西制造”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自治区质监局有关领导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截至2010年,广西共有中国名牌产品20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1个,广西名牌产品362个。“广西制造”的中国名牌产品数量在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区排名第一,在西部地区排名第4位,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数量进入全国前7位。涌现出了柳工牌装载机、玉柴发动机、三环日用陶瓷、华锡牌锡锭、两面针牙膏、云鸥牌白糖等一大批中国名牌产品和广西名牌产品。
“广西虽然是少数民族地区中获中国名牌产品最多的地区,但与发达省区相比,广西名牌产品规模小、名气弱。”有关专家指出,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内的鞋子、北海中电产业园的高端电子产品、玉林福绵的牛仔裤、来宾工业园区的纸、梧州蒙山的桑蚕丝,都是他人的技术、别家的牌。“广西制造”表现出“三多三少”:传统产品多、新型产品少,高消耗产品多、高产出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
数据显示,尽管广西名牌产品生产企业仅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的4.49%,但对全区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23.8%,拉动全区工业总产值增长2.74%,“品牌”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和成长空间。
“十二五”展望:
自主创新提升“广西品牌”
自主品牌要靠自主创新打造。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自治区工信委主任束华说,“对一个企业来说,品牌代表着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对一个国家来说,品牌集合代表着经济的综合实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益和质量。”
束华认为,“十二五”期间,广西要把技术创新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核心手段,加快构建与我区现代产业发展相配套的现代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利用科技手段实现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优势特色产业,快速推进新兴产业发展,不断提高‘广西制造\’的核心竞争力。
“从‘广西制造\’迈向‘广西创造\’,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自治区工信委有关领导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5年,广西将持续推进18大技术改造工程和30项技术创新工程,采用先进制造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新工艺、新材料提升我区工业装备水平,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构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强8家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和120家自治区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的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建设23家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研发中心,建设千亿元产业350项重大科技攻关工程。
对经济欠发达的广西,叫响“广西制造”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为打响“广西制造”,去年9月30日,自治区实施质量兴桂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则通过《自治区主席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对获奖组织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引导和激励我区企业追求卓越的质量管理、科技进步和市场占有率。
有关专家指出,“十二五”期间,“广西制造”从“简单制造”迈向“有设计的制造”,进而走向“有品牌的制造”,这是我区工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更好发挥我区资源和劳动力优势,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必由之路。为此,要继续实施科技创新计划,建设一批国家和自治区级创新平台,优化配置科技资源,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构建多层次多渠道支持科技创新的投融资体系,改变广西工业产业层次低、创新能力弱的不利状况。
记者点评
“LV”包为什么卖这么贵
到市场逛逛,从手机到手表,从服装到汽车,品牌和非品牌,价格是天壤之别。有人说,一流企业卖品牌,二流企业卖产品,此言不假。
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从哪里提高?品牌就是一个切入口。发展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品牌战略”是强有力的支撑。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品牌战略”可助一臂之力。如果只等着别人的产业转移,靠贴牌生产,别人一不高兴,又转移到别处去了怎么办?品牌背后是人力、物力、智力、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反映,只有自主创新,拥有自主品牌,自己才是产品真正的主人。打响“广西制造”,就要拥有自主品牌;要拥有自主品牌,就要自主创新。
新闻推荐
本报评论员通过一项行政决定,来宾市委、市政府开展了一项以“学文件、强素质、增效率、促发展”为主题的活动,从收集的上千份国家和自治区近年来出台的各种政策文件中,整理精选出309个政策...
来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来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