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物事日相催”,不经意间又至岁末。告别一段时光,心里总会或喜、或忧、或思、或虑地涌上一些小感慨,这大约是人之常态。和以往不同的是,我对“下一站”的风景充满了更多的期待和憧憬。
如果说生命是一场旅行,那么“文学现场”就是旅途中最美的风景。最初怯怯走进这个“大家庭”,奉上“新人贴”的同时,便想:就自己这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水平,还不够打酱油的,充其量也就是凑个数。让我感到意外的是竟有热心的老师留评鼓励,并给予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点点滴滴地扶助,使我受益良多——就像一个迷茫的行者,遇到了引路的人,心里溢满温暖。
对于喜欢文字的人来说,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印的稿件刊发,内心的喜悦非亲历而不能体会。特别是如我一样的草根一族——从“文学现场”的后花园到走向新报副刊绚丽的大舞台,无论与我还是众师友,都收获了自己的希望和梦想。面对这份喜悦,最先想到的是感恩,因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从“消逝的记忆”到“七夕”笔会,从“纳凉”笔会到“全民阅读”等,一期期笔会办下来,其间凝结着编辑老师的良苦用心和辛勤付出,也展示了诸位师友的斐然文采。一篇篇美文或灵秀婉约,或厚重沉静,或言简意赅。其间蕴藏着诗和远方的曼妙,也浸润着人间烟火的味道。跳跃的文字鲜活了记忆,明亮了素淡的日子,时光因此而美好。
岁末是一段时间的结束,也是新征程的开端。新报文学副刊的列车即将换乘,我愿搭乘“下一站”的长车,与诸位师长文友一同驶向春天,走向另一段美好的“遇见”——“心田开半亩,随处种清欢”,愿在姹紫嫣红的百花园里,看见您青葱如昨的神韵和风采。
宋庆法微评
黄老师文字中的妙言,代表了大家的共同心声,期待在“文学现场”这个大家庭里欢聚一堂,播种更多更好的美文。
慈影寂然微评
春飞枝头,心遇桃花,以及老师众多的美文,都是最好的遇见!
莱芜韩微评
充满情感和眷恋。
新闻推荐
小时候,住在农村,根本没有现在的供气水暖,更别提空调、电暖气之类的电器取暖设施了。于是大人们便想尽各种办法取暖御寒。那时候,家里穷,买不起炭,天一冷,孩子们便跑到村里有钱人张大爷家窝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