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社区工作人员就是我的亲人,残联就是我的家。”全省残疾人就业“自强模范”——皋兰县西岔镇西岔村残疾人魏怀吉对记者说。年逾花甲的魏怀吉自幼患有眼疾,平时大多数时间在家度过。县残联得知后,将他列为爱心帮扶对象,每年免费送他参加盲人按摩技术培训。魏怀吉说,去年,残联免费为他提供了按摩床及相关设备,补助8000余元扶持资金帮他在县城繁华地段开设了一处盲人按摩诊所。由于技术良好,态度热情,十里八乡的人员前来按摩,日均接待病人约15人,年收入约3万元,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近日,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皋兰县把推进残疾人生产,改善残疾人基本生活摆在残疾人工作的重要位置,充分发挥政府在扶贫工作中的主导地位,依靠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坚持“输血”和“造血”同抓,扶贫与解困并重,将全县604户残困户家庭的2184人列入长期帮扶对象,由县级领导、部门、单位对口帮扶。同时,紧密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制定具体帮扶计划,使全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逐步实现稳步脱贫。目前,残疾人贫困户享受低保1756人,其中城镇107人,农村1649人。累计为600名贫困残疾人进行了临时救助,救助资金达15万元。积极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争取投资305万元,为360户贫困残疾人进行危房改造。
为使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变输血为造血,从根本上改变残疾人的生产生活条件,皋兰县残联每年定期或不定期会同县林业、农牧、科技等部门培训、适度扶持、示范带动,相继涌现出一批种植、养殖示范户。水阜乡涝池村肢残种植示范户牛成荣通过每年参加县乡镇产业技能培训,在他家建起两个温室大棚,一年四季盛产瓜果、蔬菜、年收入超过一万元;彬草村肢残养殖户方荣春养殖绵羊40只,年收入超过5000元;在他们的带动下,皋兰县肢残人员现有200多人发展种植和养殖业,户均年收入过万元,仅西岔镇阳洼窑村就有13名残疾人发展种植业、种植面积达125亩。如今,一项项惠民政策,一款款贴身保障,为残疾人构筑了一道道温馨的服务保障体系。
新闻推荐
【本报讯】在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上,委员马志良提出了《关于推进兰州市专业批发市场“出城入园”的若干建议》的提案,建议省上出台配套措施,推动兰州市专业批发市场“出城入园”,从而为兰州持续发展腾...
皋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皋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