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灾情
据省民政厅统计,截至7月15日9时,灾害已造成庆阳、陇南、天水、平凉、定西、酒泉、甘南、临夏、兰州、白银、张掖11个市(州)的50个县(市、区)、136.07万人受灾;因灾死亡6人,因灾受伤7人;紧急转移1.83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89.33千公顷,其中成灾59.59千公顷,绝收10.42千公顷,毁坏耕地2875.72公顷;倒塌房屋3476户8619间,严重损坏房屋2358户6169间,一般损坏房屋9482户24866间。直接经济损失达37.39亿元。
【本报讯】仅仅时隔一天,四川省再次提高省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等级。7月15日9时15分,省减灾委、省民政厅将省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由四级提升至三级。
根据灾情现状,省民政厅先后派出6路工作组,分别赶赴灾情较重的庆阳、天水、陇南、平凉等部分县(区)查核灾情,指导灾区政府全力开展救灾工作。在7月14日省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后,省民政厅于7月15日紧急召开会议,进一步通报灾情,安排部署各项救灾任务。同时省民政厅积极加强与民政部的衔接沟通。在请求民政部紧急调运1万张行军床、1.2万床棉被的基础上,争取国家的进一步支持。
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在7月14日向重灾地区下拨救灾资金600万元,调运1248床棉被、200顶帐篷。7月15日再次调拨1500床棉被、500顶帐篷。省民政厅要求各级民政部门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一律值守岗位,统一指挥,严格实行24小时汛期应急值班制度,确保灾情信息畅通。
【另据新华社电】15日18时,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四川省近期暴雨洪涝灾情紧急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查看灾情,指导开展救灾工作。
兰州新区
完善各类应急预案
【本报讯】兰州新区针对日前天气情况,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尤其注意施工现场周边环境是否有潜在风险。同时,防止因大风、暴雨、雷电等对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塔机、脚手架等造成大的灾害而导致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对风险采取可靠的防控措施,确保在安全的条件下施工。要抓紧完善各类灾害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预案演练,通过演练检验对应急预案、执行程序的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技能,进一步提高应急响应人员的业务素质、能力和安全意识,切实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要进一步加强应急值守,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遇有重大灾情,要及时处理上报。 记者赵卿
西固区
全面做好防汛准备
【本报讯】西固区各项防汛工作准备就绪。目前,全区共储备编织袋18.6万余条、水泥452吨、铅丝21.6吨、土石料6万余方、抢险等各类车辆482辆及铁锨、手电筒、帐篷等一批抢险应急救灾物资;对山洪灾害预警平台及配套的36个预警广播站、13个自动雨量监测站进行检修维护。从3月份开始,西固区对全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自动雨量站、预警广播站设施和城区范围内的洪道、水库等进行检查,在达川乡吊庄村、幸福村,东川镇扎马台,新城镇史家湾等4处监测站,安排专业人员蹲点监测。对涉及4个乡镇的达家沟、吊嘴沟、古城沟、甘沟、大沟、马泉沟、龙爪山沟等7条主要农村洪道,集中力量整治淤积堵塞、垃圾堆积等问题,并组建抢险应急队伍31支4366人。 记者董永前
皋兰县
落实各级责任制
【本报讯】本月初,皋兰县及时做出调整防汛抢险救灾机构组成人员及工作职责的通知,全县防汛抢险救灾应急工作机构共下设综合协调、预报预警、抢险队伍组织、社会物资抢险保障、治安交通、电力保障、通讯保障、县城抢险、农村抢险、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安置、新闻宣传、监督监察等十三个专业小组。各乡镇、相关部门突出抓好乡、村、户责任制的落实,加强对山洪、山体裂缝、滑坡等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报,提前发布警报并转移受威胁地区的群众,一旦发生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将按照预案立即组织抢险救灾,真正做到早预报、早预防、早转移、少损失。眼下,皋兰县防汛抢险救灾应急工作已进入严阵以待状态。 记者董永前特约记者郭靖
新闻推荐
自朱元璋的十四子肃庄王朱楧于明朝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由甘州(今张掖)移驻兰州后,历代肃王对于兰州的社会经济,以及文化艺术的发展无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当然留存至今,见证了当时艺术发展,特别是书法...
皋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皋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