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仲祥
老彭继续介绍道:“方馨有多年的地下工作经验,懂发报、破译、口语,也善于随机应变。你去了佛城以后,她表面上是绥靖公署特派员的随行副官。她会配合你做好工作,争取嘉乐早日解放。”
“请彭教授放心,我和‘小鸽子’一定努力,共同开展好解锁行动。”夏峨峰见推不掉,索性坚决地表态。
老彭就欣赏他做事果敢、服从大局的作风。不过他又接着补充道:“那里地下党的工作基础不错,这些年很活跃。另外需要时,还可以启用嘉乐的‘猫头鹰’,方馨那里有联系方式。”
“猫、头、鹰?”夏峨峰重复着这个代号。
夏峨峰回到蜀都商号已是深夜,可翻来覆去都难以入睡,彭松林的谈话老是兴奋着他的神经。
他索性打开床头灯,翻开老彭递给他的资料袋,一页一页地认真看下去,不放过每一段文字每一张照片,同时用心揣摩老彭的良苦用心。这些资料呈现给他的是一个模糊又清晰的人物:四十多岁,川东万县人,也就是自己的老乡,但是否就是去了外地混生活的杨莽娃?不得而知。现在资料上载明,他也和自己一样,走出家乡后混入了南京中央军校,只不过毕业后走了不同的路子。杨舒帆先后混迹在国民党政府部门、情报战线和宋希濂的军队,是一个老于世故、却又官运不济的政客。这次任命他为绥靖公署派驻嘉乐地区特派员,算是废物回收再利用。夏峨峰知道:小人一旦得志,便会野心膨胀肆意妄为,是很难对付的。
再抽出资料中杨舒帆的照片端详,还算方正的脸庞,梳得溜光的头发,长着一字胡须,鼻梁上架一副黑框眼镜,气质上是儒雅中略含阴鸷的。这个本来和自己毫不相干的陌生同乡,现在却因“锁钥计划”发生着联系。
其实对付这个人的办法,老彭昨天晚上就已暗示了。他总是在这种时候点到为止,给下属留出足够的发挥空间。
夏峨峰把资料放在一边,思绪又飞到了那个即将是战场的嘉乐。这个地方他并非完全陌生,五年前曾跟踪两个日本特务去过那里,在嘉乐行署所在地佛城小住了一晚,知道它是个三江环绕的江城,历代帝王曾在这里建郡、建州、建府,也曾发生过多次战争。据说这里江河纵横,山峦起伏,地形奇特,加上其城郊盛唐大佛的诸多神奇传说,因此又有“千古谜城”之称。现在战云笼罩风云际会,佛城更是迷雾重重。
次日上午,夏峨峰接到交通员送来的密信,立即通过电台和嘉乐地下党取得了联系,赓即匆匆启程。
此时,夏峨峰已在龙腾江小三峡外上了岸,来到板桥铺一家临江茶馆前驻足望了望,然后看似不经意地走了进去。
小三峡位于佛城上游二十里处,分仙人峡、铧头峡、羌王峡,尤以铧头峡最为险峻逼窄,两岸山峰峭立,中间江水湍急,四处礁石密布,行船最为艰难。
慢慢的,赶街的山民越聚越多,茶铺里的茶客渐渐多了起来。这时就听得一个说书人,眉飞色舞地讲述《英雄汉峡中斗官兵》的故事,表演者的语言很丰富很夸张。这哪里是当今社会的英雄人物,分明就是梁山好汉的侠肝义胆。
夏峨峰哑然失笑,却对评书里的别动队很留意,看来佛城地下党的武装力量很活跃,而且在老百姓中很有影响力。
太阳当头时,一个顶着大脑袋的家伙,手里都提着家伙,带着两个小跟班,径直冲进对面酒馆里,眨眼功夫就抓出一个身穿马褂的人来,一边用力推搡着,一边朝围观的人群,别着成都腔大声吆喝;“闪开闪开,我们履行公务抓共党分子有啥子好看的,妨碍公务小心进局子。”大家立马慌乱起来,推推搡搡闪开一条路来。大脑袋趁这当口,将马褂推上停在街口的摩托车,扬长而去。
听得这大脑袋的家伙如此一说,夏峨峰暗暗吃了一惊,没想到刚来这里,就遇上特务抓捕自己同志,心情不由变得沉重起来。
也许看见夏峨峰大老板的模样,茶铺掌柜便讨好地凑过来说:“这个狗日的熊大头,哪里是抓捕共产党哟,明明抓的就是烟贩子,那个倒霉蛋又要遭‘敲竹杠’啰。”
夏峨峰心里这才释然了,抬了抬宽檐帽,随意问道:“熊大头是什么人?”
茶老板压低声音神秘地说:“老板是外地人不知道吧?熊大头就是城里鼓楼街的特务处行动队长,在嘉乐这地方凶残着呢。”
夏峨峰没想到,真是有缘了,刚到这里就撞见了特务处的一帮家伙。
正说着话,一位红脸膛的中年汉子,出现在狭窄的小街上,悠悠晃晃仿佛无事一般。只见他上着短衫,身扎腰带,一副行走江湖的打扮。他就是今天的接头人沙金荣,表面上他是嘉乐袍哥组织的舵爷,其实是地下党别动队队长。看见沙金荣熟门熟路进来了,老板立即迎上来殷勤招呼,“沙舵爷难得有闲工夫,我给你泡一杯资格的峨眉山清明茶?”
沙金荣朝他抱拳笑笑,“谢了!我坐坐就走。”
他目光在场子里浏览了一遍,就看见了靠江边的位置上,有一位打扮贵气气质独特的外地人,身着一袭绸布棉袍,头上宽檐帽压得很低,正气定神闲地喝着茶。
沙舵爷走上前去坐到他对面询问:“请问你可是成都来的夏老板?”
夏峨峰下意识地抬头看了看眼前的沙金荣,回答说:“鄙人姓夏,华夏的夏,做百货生意的。你可是沙舵爷?”
“老板见笑了。什么舵爷不舵爷的,本人就一跑江湖的。”沙金荣客套着,探过身去进一步询问:“不知你采购绸布否?嘉乐丝绸很有名的。”
“丝绸?当然需要了。”夏峨峰高兴地回答,“贵地的嘉乐大绸闻名四海嘛。”
“那就请你明天到嘉乐绸布庄看货。”沙金荣一抱拳说。
“嘉乐绸布庄?哦,放心,我记住了。”夏峨峰微微一笑。(未完待续)
新闻推荐
□杜一力依据中央原文献研究室2004年编辑出版的《邓小平年谱》,邓小平从1977年到1986年,涉及旅游业发展的谈话有32次。这32...
峨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峨眉山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