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大年初四。乐山市沙湾区范店乡的山湾里、坡梁上,到处都能见到农民送肥上山、挑粪下地、搭棚育苗的忙碌身影。山脚下的一湾梯地里,罗山村3组药农田相群与丈夫罗培银,正忙着备地备肥育苗。丈夫挥锄碎地,冻土在锄头下开花,妻子捞草沤肥,肥堆不断长高。田相群介绍,去年迟种的中药材黄连、白术错过了季节,一亩多地的药材只卖了6000多元钱。今天趁天晴,她一早就和丈夫下地备耕,准备了6公斤药材种子,盘算着把种植面积扩大到5亩多,“早点动手,早点上市,卖个好价钱!”
“气温低,药苗地晚上要记得封棚。”村支书罗汉银正忙着走村串户给村民打招呼,“乡里新进的白术良种到货了,缺种子的早点动手哟!”对面坡梁上,一个正在搭棚的药农双手围成“肉喇叭”回答罗支书:“听到啦,我正着急哩!”
田相群直起身来冲罗支书笑笑,说:“这下安逸了,着急的那几户晚上睡得着觉了!”
范店乡是 “国家级农业标准化黄连示范基地”,全乡种植黄连、白术1.2万多亩,去年药农人均药材收入2700多元。“把‘药材乡\’建成‘小康乡\’,离不开科技作支撑。”乡党委书记孙盛君叮嘱村干部,开春后,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所的专家要来乡里培训,药农们还有哪些解不开的疙瘩,一定要早作准备,把下面的意见提前反映上来。 (杨长喜)
新闻推荐
□曹江帆本报记者吴璟文/图近日,一幅长5.75米、宽0.53米的十字绣巨作——《清明上河图》在乐山“问世”。这是乐山五通桥城区68岁大爷余正元耗时两年完成的。看着周围的邻居对自己的作品赞不绝口,...
乐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乐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