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市中区广泛推行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深入社区,参与各项服务活动——
“五一”后至今,乐山市市中区柏杨社区的干部们就在辖区内“转悠”,寻找面积200至300平方米的房屋。这是为何?事情源于4月26日,市中区卫生局在职党员走进柏杨社区,开展“社区服务连做”、“公益事业联办”活动。“社区负责找房屋,局里负责房屋租金和装修,争取在年内正式建立柏杨社区卫生服务站。”市中区卫生局局长张松强说。
今年以来,市中区广泛推行全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在职党员深入社区,利用八小时以外的时间参与各项服务活动。“双重报到”亮身份,“双单回执”计积分等志愿服务的新机制被不断创新,形成了党员受教育、居民得实惠、党建添活力的综合效应。
□刘小锐 本报记者 杨国庆 文/图
“双重报到”进社区在职党员亮身份
前不久,乐山市市中区文明办在职党员胡涛拿着自己的《党员志愿者服务证》与《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报到卡》,赴单位所在的上河街道桂花楼社区“报到”,并填写印有自己姓名、联系方式、特长等基本信息的《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卡》,社区表示将根据她的意愿、特长和社区需求,将她编入桂花楼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
“以前很少意识到我也是这个社区的一分子,”胡涛说,“有了‘服务证\’和‘报到卡\’,归属感更强,参与社区服务也有了动力。”
目前,工作生活在桂花楼社区的在职党员有159名,与社区党员相比,在职党员具有平均年龄小、文化程度高、专业技能强的特点。但是在职党员在社区发挥的作用并不突出。
单位党组织与单位在职党员均要到社区组织处报到——市中区出台的 “双重管理”,使桂花楼社区范围内在职党员成为了社区的一分子。
“‘双重管理\’启动后,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实行‘双向承诺、双向服务、双向评议、双向反馈、双向监督\’制度。”市中区区委组织部长方世国表示,将把单位社区党组织共建,党员进社区工作统一纳入机关组织年度工作的考核范围,“区委党建办每半年或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对全区共驻共建活动进行督察通报,在全区范围内建立起社区共驻共建的长效机制。”
截至目前,全区105个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的5083名党员共填写服务卡10000余份、领取服务证5000余份。
“双单回执”计积分党员干部树形象
近80高龄的李开银与老伴因为赡养问题与儿女们产生矛盾,今年4月,在市中区司法局在职党员李临东的帮助下,李开银通过法律援助走司法程序,明确了各子女的赡养义务。“要不是李主任免费帮我打官司,我的赡养费哪里要得回来!”提起李临东,李开银满是感谢,“诉讼费都是他帮我们垫付的。”
进行法律咨询、开展法律援助……李临东的《党员志愿者服务证》详细记录了他参加志愿活动的情况。
为了让在职党员全面融入社区,在职党员进社区时,由社区提供《党员进社区报到回执单》,为在职党员所在党组织考核提供依据。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由社区记录在册,并按照服务1小时积1分的方式填入回执单,年终反馈给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并以此作为党员年终评先选优的依据。
据了解,在职党员可根据情况,灵活安排业余时间,一年志愿服务24小时,积满24分即可。
“积分制使在职党员主动把自己‘八小时以外\’表现情况、参加社区建设情况,以及‘生活圈\’、‘社交圈\’置于党员群众的监督之下。”方世国认为,这不仅拓宽党员管理渠道,更激发了党员干部为群众志愿服务的热情。
目前,全区共建立在职党员志愿者服务队58支,在社区广泛开展社会救助、助残助老、义务劳动等活动1200余人次。
新闻推荐
走出去就是商机□本报记者吴晓铃5月21日,为期4天的第8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在深圳落幕。在这个全国唯一国家级的文博会上,四川39家特色文化企业高调参展,亮出了四川文化的底蕴和特色,其中...
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乐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