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委组织部再“触网”,和网友对话两个小时,解答了网友近40个问题,网友的关注跟帖发布了99页。组织部干部说——
两个小时的对话,吸引了数千名网友“围观”。7月4日上午,乐山市委组织部20多位干部再次走进乐山新闻网海棠社区会客厅,把“组织工作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宏大主题细化为一个个具体而微小的问答。
2010年2月,乐山建立网络对话制度。组织部作为该市党委序列第一个“吃螃蟹”的部门,2010年6月第一次从幕后走到台前。3年过去,组织部第二次进行网络对话,从与网友交流的态度,到对问题的阐释,体现出组织部门从“神秘”到“开放”转变的姿态。
□本报记者 王爽
更自信:
不少“内容”希望分享
网友“hunter0830”抢到“沙发”,开场的问题有些尖锐:“我是一位民营企业业主,你们今年搞的机关干部和民营企业人才交流挂职,对民营企业到底有什么好处?”“乐山民营经济发展比较好,已占全市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市委组织部部长张富国说,“今年,我们在充分尊重民营企业意愿的基础上,从市县两级经信、发改、工商、税务、国土、银行等直接服务企业的部门选派了130名干部,同时从125户民营企业选派了130名管理人才走进机关学政策、学规则、学管理,熟悉机关工作流程,增进双方理解沟通。工作已经实施一个多月了,目前反应还不错。”
从网友自身诉求的表达到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干部选用、基层公务员培养、“村官”去向等问题成为此次对话的热点。20多名干部盯着电脑屏幕滚动的问题,或谈政策或答趋势。
在参与对话的嘉宾看来,如果说第一次“触网”是因为重视这一渠道,那么此次组织部长率队与网友即时对话,则是因为有很多“内容”希望与网民分享、交流,“比如今年我市下派482名市、县机关干部到彝区农村担任‘第一书记\’等工作创新,都关系到全社会的发展。”
更大方:
敏感问题“不选择”式作答
市委组织部信息科科长赵玉雄所说的“更大方”还表现在对敏感问题的坦然回应上。
对话中,一个“请正面回应一下最近比较火的五通桥区‘刘政富\’的帖子的处理情况”的问题,不仅没让做客嘉宾“绕道而行”,反而公开肯定网络舆情监督的作用:“我们在发现这条舆情以后,第一时间责成五通桥区进行核实,五通桥区纪委也成立了专门调查组,正在开展调查。同时,我们向大家承诺:无论八小时内外,发现有损干部形象的人和事,我们都会核实一起,查处一起。”“乐山存不存在破格提拔干部的现象?如何保证破格提拔的程序公正?”“我发现乡镇干部的年龄比较大、学历比较低,他们有能力帮助老百姓致富、带领群众奔小康吗?”……网友的尖锐问题逐一得到答复。
网友“蜀妹子”评价:“如果我没记错,这已经是你们第2次和我们对话了,说老实话有点惊喜,欢迎经常来和我们摆龙门阵。”
随着组织部门神秘面纱的揭开,更多网友大胆抛出好奇而有趣的问题:“公务员考试面试的考官是怎样选拔和组成的?”“现在不常回家看父母要违法,乐山怎样让在这里工作的外地公务员不违法?”……“大家都感到有些意犹未尽。”网络对话结束后,市委组织部组织二科科长刘友军还在翻看网友的跟帖留言,“真诚地和网友对话,其实很愉快,包括这种对话形式在内的很多交流,日后定会越来越多。”
这次对话共解答了网友近40个问题,网友的关注跟帖已发布了99页,点击量超过3万。
新闻推荐
□刘晓立家住乐山市高墩子社区交通公寓的罗婆婆,每天清早起床就会上楼顶忙活一阵子。原来,她在自家屋顶花园里种有南瓜、丝瓜、苦瓜、无花果等农作物。罗婆婆说,最初种瓜果,是想利用藤蔓遮阳避暑,但自...
乐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乐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