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去”?如何引进来?
西部大开发背景下,面对中国西部地区的综合优势,全球的华商大佬们会否动心?西部本土企业又该如何开拓国际市场?进、出两只“手”该如何协同配合,共同作战?
□本报记者 陈碧红
9月25日举行的“中国西部大开发、华商成功新天地”论坛上,每位嘉宾只有5分钟的发言时间。时间虽短,观点精彩,讲的人和听的人,都觉得没过瘾。
如何“走出去”
从把猪粪卖到全球说起
西部商品如何开拓全球市场?嘉宾曾宪章不讲大道理,指着身后大屏幕上的标题,只用两个小故事就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猪粪乍看不起眼,但如果把它变成绿藻,就能卖到全世界。”曾宪章是高科技领域的杰出人物,美国百人会理事、全友电脑创始人,出生于四川乐山。这位华商巨头,对四川感情深厚,更在多年的打拼中,悟出这样一个道理:学会在传统事物中创新,才是永恒不变的“金点子”。
话题抛出后,曾宪章刻意停顿了一会儿。在大家的好奇中,他随即解释说,绿藻在全球都是热门商品,无论在哪里生产,都能卖出去,远远超出猪粪的价值。“把本地的猪粪卖到全球,就是开拓市场的案例。”就在大家纷纷点头表达赞同时,这位思维跳跃的华商紧接着又开始讲第二个故事。在江苏南部地区,有个卖电话卡的小贩很会动脑筋,当大家都在摆摊儿卖卡的时候,他就想到上网去卖,不靠人不靠嘴,每天都能轻轻松松卖掉很多电话卡。后来宜家家居开到中国,这个人在宜家总结出“宜家方式”:就是把那些本来可以成套做好的家具,将零部件分开销售,迎合顾客的体验式购物心理。不久之后,这个卖电话卡的小贩就变成了开有几家家具厂的老板,同样做得不错。
“任何行业都需要善于创新人才。如今大量人才回流中国,只要学会找市场,学会建销售网络,无论是在西部地区的任何地方,一定可以创业成功,从中国西部走向世界。”
如何引进来
四川正面临几大新机遇
坐在演讲席上的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一直在仔细聆听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副司长欧晓理对西部大开发的推介。作为全球最大的集农牧工商于一体的企业,正大集团也是第一家在川发展的境外公司。“只要是在四川投资的项目,都是赚钱的。”谢国民用一口不太流利的普通话,通过分享自身企业在川投资发展的实践经历,为更多尚未涉足四川市场的华商们展开“营销”。他透露,正大集团在川发展多年,从最开始投资饲料,到后来投资零售业、葡萄酒业,从未亏损。
当前全球经济仍然低迷,而中国内地尤其是以西部地区为代表,正释放出强劲的发展动力。在谢国民看来,未来五年内,中国的进口贸易要达到10万亿元的目标,这将为境外的华商企业带来更大的贸易商机。而企业落地到四川,还可以分享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天府新区,以及区域内包含的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保税区等多重优惠政策。“我们已经决定在四川养殖250万头猪,从饲养到加工、到深加工到销售全链发展,涉及投资总额将达到100亿元。”
对于四川能带给华商的机会,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认为,当前四川正面临新的五大机遇:即抢先进入低竞争度行业的历史机遇、投资贸易更加便利的发展机遇、内需快速释放的特殊机遇、政府大力推动创新的机遇等,都将为四川赢得华商青睐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新闻推荐
四川省公布今年前三季度查办移交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情况本报讯(记者刘春华)10月15日,省人社厅公布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查办移交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情况:1至9月,劳动监察机构共向公安...
乐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乐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