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何感想体会、合作成果、意见建议,请畅所欲言。”1月26日,省文化厅会议室里,前去香港参加和观摩授权展返川不久的16家文化创意企业再聚首。这是四川企业第一次进入香港国际授权展“中国内地馆”参展,四川民俗传统文化吸引了不少国际目光。回川半个月,与美国、日本、中国香港等地的跨界授权合作已进入实质运作阶段。
□本报记者 严芳
为什么不卖产品?
更关心后端产业链能做什么
“在香港的3天时间,我们的展台被称为最受欢迎的展台,因为我们不打无准备的仗。”成都风雅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荣说,为了参展,公司做了大半年的准备,此次收获丰盛:有22家境内外企业与他们达成了合作意向,日本一家公司欲与其合作打造动漫连续剧和手游,仅这一项就有很大想象空间。
不过,参展期间风雅堂公司拒绝了一些洽谈,“如果是谈怎么卖产品,我们没有兴趣。”杨荣说,参展之前他做了许多有针对性的功课,授权展,卖的是品牌而非产品,因此他更关心后端产业链能做什么。
风雅堂是一家打造三国文化、戏剧文化、熊猫文化等特色系列纯手工动漫衍生品和文化旅游商品的公司,如何将衍生品通过授权实现效益更大化,是杨荣以及参展企业所关心的。
成都奇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动漫公司,“我们原来一直在国内找资源,这次参观授权展,发现国外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兴趣很浓。”公司总经理付胜透露,他下个月就将飞往韩国与一家动漫企业洽谈合作。
跨界授权“没想到”
藏羌织绣给国际大牌“穿衣服”
“香港之行我最大的认识是,很多文化创意产品都可以跨界授权。”参观企业四川汇智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张弛说,传统授权集中在服装领域,但其实跨界授权范围十分广阔,比如把公司设计制作的动漫形象印在电子产品或家用电器上,它的价值就可能从2元变成200元。
成都杨华珍藏羌织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华珍则用“没想到”回顾了此次香港之行。“动漫是年轻人搞的东西,我对动漫一点不了解,但有一家国外企业却准备与我合作拍动漫。”怎么拍?原来,杨华珍卖的是她的创意,为这家企业提供有关藏羌文化中大鹏金翅鸟的故事脚本和图案文样。
杨华珍的藏羌织绣除了应用在动漫领域,还被应用在了国际知名化妆品牌的外包装上。“我给欧莱雅的一套化妆品‘穿衣服\’,定制设计了两个藏羌织绣的图案印在包装上,结果这款产品销量非常好。”在香港国际授权展上,杨华珍还与香港一家高端奢侈日化品公司达成了长期合作意向。
乐山市嘉州绣工艺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燕参展前还不知“授权”是什么概念,“和同行交流我了解到,授权不是简单的卖产品。”参加授权展后,徐燕与多家企业建立了联系,目前正在与其中8家进行商务洽谈。“此行对我的观念改变影响很大,从长远考虑,我要吸收更多的创意性人才。”
如何赚美元赚欧元?
创意产品要与当地市场接轨
省文化厅对外文化联络处处长任丘介绍,过去总有企业向他反映找不到“走出去”的途径,组织企业参加香港国际授权展这一类的活动,就是为企业搭建“走出去”平台。
仅仅是“走出去”还不够,怎样才能“卖出去”,赚美元、赚欧元?对此企业家们分享了一些经验。“创意产品要与市场接轨,怎么接轨?比如我们发现,韩国人更喜欢刘备,而日本人更喜欢赵云。”杨荣表示,创意产品必须与当地的文化风俗、消费习惯有机结合。“品牌授权可以助推企业转型升级,进而从生产性企业转变为品牌性企业。”成都文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行政主管曾秋敏认为,应抓住艺术授权的机遇,深化延续品牌内涵,深度挖掘产业附加值。从卖产品到卖品牌,四川企业还大有可为。“中国是亚洲第二大授权业务市场,仅次于日本,内地授权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迅速,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很大。”
新闻推荐
□薛剑﹙老家:四川夹江﹚“今年好久回来?是三十夜,还是大年初一?”每年年关将至,总会收到家乡大哥打来的电话。老家在乐山市的一个小县城,年年除夕夜,一家都要聚在一起吃顿年夜饭。如今在大城市生活,条件越来...
乐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乐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