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纲先生突然辞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杰出的作家,怀着沉痛的心情,我不禁回忆起周纲先生的一些往事。
1984年,我从外地调回乐山工作,周纲先生就热情地邀请我参加他组织的文学活动,可惜我由于事务繁忙,很少顾及。后来我到市委宣传部分管文化工作并兼任文联主席,和他的交往就自然多了,也就关注了他的文学创作,每有作品出来,我都认真阅读,也从中感受到了他的文学成就。
他的诗集《大渡河情思》,既有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也有对故土文化的深情抒怀,在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在中国诗歌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引领了乐山众多青年诗人的成长。后来,他抓住机遇,开始了文学创作的重要转变,即由以诗歌创作为主转为以报告文学为主,先后完成了《西天一柱》、《我,回答共和国》、《东非,半个月亮和半个太阳》三部长篇报告文学。《西天一柱》描述了转战在基建战线的建设者们艰苦卓绝的奋斗,塑造了感人肺腑的干部职工群体。《东非,半个月亮和半个太阳》出版后,影响很大,反响很好。时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吉荣和我一起组织了作品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有北京和省上来的著名评论家和作家,大家一致对作品给予了高度肯定。作品以开阔的视野,独特的构思,深厚的知识,把我国基建队伍在援非工程建设中的奋斗与成功表现得出神入化,把浪漫抒情与真实写照很好地结合起来,在报告文学的创作上具有开创性。
周纲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早年他创作了电影剧本《峨眉飞盗》,由峨影拍摄制作发行。他的散文写得好,其代表作《周坡桔子红》堪称范文。晚年他把主要精力转向苏轼研究,也有很多见解,研究成果集中在他的《苏轼九章》中。同时,周纲也热心培养文学新人,主编《沫水》时付出了很多心血。他主编的《乐山文学五十年》是乐山文学作品的集大成。他担任市作协主席时,我是市作协顾问,每有重要活动,他都亲自打电话请我参加,我一些散文作品发表后,他主动打电话和我交谈,给予了很多肯定。这些往事,使我感念不忘。
周纲作为乐山有影响力的杰出作家,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一是他善于学习,博览群书,厚积薄发;二是对文学富有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以作品弘扬社会正能量;三是对文学艺术终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力求创作文学精品。我们悼念周纲,就是要学习和传承他的这种可贵精神,为繁荣乐山的文学创作而不懈努力。
得知周纲先生逝世的不幸消息,我怀着沉重的心情,作小诗一首悼念,奉献到周纲先生灵前:
先生一去诚可哀,万千追思在灵台。笔耕为文常当先,令人敬佩长缅怀!
(作者为乐山市作家协会主席)
新闻推荐
资料图片近日,一封近千字的感谢信送到了乐山市人民医院肝胆胰脾外科主任雷泽华手中。话语虽然朴实,但却饱含了患者一家诚挚的谢意。“闻癌色变,对于普通人而言,癌症就像判了死刑,是一场灾难。...
乐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乐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