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新闻 西昌新闻 德昌新闻 会理新闻 会东新闻 宁南新闻 普格新闻 布拖新闻 金阳新闻 昭觉新闻 喜德新闻 冕宁新闻 越西新闻 甘洛新闻 美姑新闻 雷波新闻 盐源新闻 木里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凉山州 > 凉山新闻 > 正文

聚焦年四川电网一号工程四川藏区是全国第二大藏区新都

来源:四川日报 2012-05-16 18:49   https://www.yybnet.net/

——聚焦2012年四川电网“一号工程”

四川藏区是全国第二大藏区,新都桥—甘孜—石渠联网工程被誉为四川电力建设史上最为艰苦、最具挑战的历史性工程。为形成强大的项目推动合力,四川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王抒祥将其确定为今年四川电网的“一号工程”。

“力争在明年春节前‘电\’亮甘孜北部地区。”这是王抒祥代表四川电网向甘孜人民许下的承诺。

□许静图片由省电力公司新闻中心提供

【项目简介】“新甘石”联网工程,以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都桥镇为起点,途经康定、道孚、炉霍等5县,最终抵达川青藏交界的石渠县,线路全长1015公里,总投资32.15亿元。工程今年年底建成后,将把甘孜北部最偏远的藏区与四川主网联系起来,解决40多万人的长期稳定用电。

新都桥—甘孜—石渠联网工程被称为是四川境内的“电力天路”,也被确定为今年四川电网的“一号工程”。

一问:

为何将“新甘石”确定为“一号工程”?

如何解读2012年四川电网的“一号工程”?意义重大、民心所向、影响深远都成了具体的注脚。

看战略意义:甘孜藏族自治州面积相当于全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全州109.18万人口。25个民族以大范围聚居、小范围杂居的形式分布于全州,其中藏族占78.3%。由于历史的原因,四川藏区电力发展滞后,无电地区比例较大。因此,“新甘石”联网工程既是国家电网公司贯彻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省委、省政府和省电力公司落实中央关于推进藏区跨越发展长治久安的重大举措。

看重大作用:“新甘石”联网工程是四川省电力公司加快藏区建设220千伏主网和各县110千伏电网的标志性工程,该工程是破解制约甘孜州电网发展瓶颈的关键,也是确保“电”亮藏区的关键。工程将甘孜州北部与四川电网主网相联系,将消除色达、石渠等县用电盲点,年内实现甘孜、石渠与主网联网,最终解决甘孜北部8县的用电问题,是确保“十二五”末基本解决藏区无电人口供电问题的关键。

“新甘石”联网工程的作用还不止于此。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四川藏区涵盖甘孜、阿坝和凉山三州,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藏族人口约122万人。水电资源丰富,可开发容量超过5500万千瓦,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电源基地。以甘孜州为例,该州水电的理论蕴藏量达4200万千瓦,实际可开发量超过3600万千瓦。目前全州发电装机容量仅有313万千瓦,预计“十二五”末,全州水电装机容量将超过1000万千瓦。

因此,电网建设的大力推进,将逐步解决甘孜州水电开发的送出问题,使甘孜州得天独厚的水电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带动全州经济快速发展。

二问:

为何是四川电网“史上最难”的工程?

山上长满荆棘,刺很容易扎进肉里断掉。更大的考验是,高原气候变幻莫测,一天之内冰火数重天。早上8点,刺骨的寒风吹得人瑟瑟发抖;到了中午,高原强烈的阳光又将人烤得汗流浃背。山上一天内晴雨变换多达五六次,刚才还是晴空万里,忽地便下起了雨夹雪……

这便是 “新甘石”联网工程的一个缩影,正因如此,“新甘石”联网工程也被称为四川电网“史上最难”的工程。

看施工环境:四川藏区大多处于高海拔地区,气候、地质条件恶劣,符合要求的变电站站址及线路走廊资源有限,工程处于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属横断山北段、川西高山高原区,起于新都桥500千伏变电站,经新都桥-甘孜220千伏双回线路新建工程、甘孜22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和甘孜-石渠110千伏线路新建工程,止于石渠11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建设工地大多位于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大岭间,纵深600千米。

看施工时间:“新甘石”联网工程的正常工期是18个月,气象条件决定了有效工期只有8个月。甘孜州德格、石渠两县就因前段时间大雪天气,导致施工进度缓慢,在这样的环境下,比常规情况下还要缩短10个月,施工紧张程度可想而知。

看运输条件:四川藏区交通条件落后,几乎每建一座变电站,就要先修一条路,有的地方甚至连修路都没办法,例如乡城变电站,只能先架设索道,建设条件极其艰苦,安全风险非常大。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畏艰难的川电人,正是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团结的“电力铁军”精神,才攻克了一个个横亘在工程建设上的“拦路虎”。

在工程施工前,四川省电力公司先后开展了大量前期论证和科研工作,从组织管理、资金安排、技术方案、工程设计、施工方案等方面进行了周密安排。此外,综合工期进度、运载能力、环保生态等多种因素考虑,川电人最终确定了用马匹和索道相结合的运输方案,采用无声膨胀炸药的爆破方案等施工工艺,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对森林草地等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力争将“新甘石”联网工程打造成精品工程、环保工程、生态工程。

目前,工程已经开工近2个月,工程的基础开挖和基础浇制工作已进入尾声,随着铁塔组立首基试点仪式的举行,工程已经正式进入铁塔组立阶段,4000多人的建设大军,正奋战在雪域高原上。

三问:

未来的藏区电网将会怎样?

到2015年,电力送出通道将东西贯通、南北互联,水电“送得出、落得下”;负荷集中区电网将坚强、保障有力,城镇及工业企业 “用得上、发展好”;无电地区电网将基本覆盖、农村电网状况明显改善,农牧民生活“点得亮、步步高”——这便是王抒祥描绘出的藏区电网的壮美蓝图。

为实现这一蓝图,川电人一直在努力:“十一五”期间,四川电网已在输电网络和城乡配电网建设上投资达73.2亿元,实现无电农牧户1.86万户通电,同时积极开展“人才援藏”,输送了118名优秀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到藏区供电企业工作,有力地促进了藏区电网和供电企业的发展。

实现这一蓝图,大幕已经开启:2011年11月4日,国家电网公司与省委、省政府共同启动了四川省藏族聚居区电网项目,“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计划投资192.5亿元,进一步加快四川藏区电网建设,此外还计划投资20.8亿元加固提升地震灾区的藏区电网,解决31.9万无电人口用电问题,投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实现这一蓝图,川电人再鼓干劲:大电网建设对四川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举足轻重。四川藏区水电资源丰富,而要把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助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依靠电网设施。四川电网计划通过建设新都桥和丹巴、木里等一系列500千伏输变电工程,解决藏区水电送出通道,使西部水电能够送得出,从而在产业发展上支持藏区,当好藏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先行军”。

作为藏区电网建设的重点区域,未来5年里,“电”亮藏区计划将在甘孜投资过百亿元,为甘孜架设出一条连接全国的电力高速通道。从“孤网”运行到回归到国家电网“一张大网”,从用不上电到用好电,甘孜电网的“一张网”梦想已指日可待!让藏区从此告别“用不上电、用不好电”的历史,为当地经济社会大发展奠定最坚实的现代文明的能源基础,这一蓝图值得期待! 

用心建设“一号工程”

——对话“新甘石”联网工程项目总指挥、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王抒祥

问:为什么要建设“新甘石”联网工程?

答:作为电力人,让藏区同胞尽快用上电这既是责任更是使命。

怀着对藏区同胞的深厚感情,带着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电网公司的重托,四川电网下定决心要建设这条“新甘石”联网工程。这既是国家电网公司贯彻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省委、省政府和省电力公司落实中央关于推进藏区跨越发展长治久安的重大举措。

问:为何要将“新甘石”联网工程定义为四川的“电力天路”?

答:青藏联网工程是目前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输电工程,被称为“电力天路”,当时有两支川电队伍战斗在一线,其中一支队伍位于整条线路中含氧量最低、气候最恶劣的施工区段,另一队则在整条线路中海拔最高的施工区段,因此,我也到过青藏线,见证了川电人在青藏线上的壮举。

但与青藏联网工程相比,“新甘石”的施工难度更甚一筹。除了沿途海拔高、气候恶劣外,最主要的是青藏联网工程可以依托便利的铁路和公路运输,而四川藏区交通条件落后,几乎每建一座变电站,就要先修一条路,有的地方甚至连修路都没办法,所以川电人要开天辟地地建设一条“电力天路”,首先要当“开路先锋”,必须要披荆斩棘、攻坚克难。

问:除了启动藏区电网建设,四川电网还将采取哪些举措,促进藏区的跨越发展?

答:藏区电网发展的关键在于人,目前制约藏区电网发展的瓶颈之一就是人才,专业人才极为缺乏,因此,既要往藏区输电也要“输智”是川电人支持藏区跨越发展的两大着力点。

今年4月19日,四川省电力公司绵阳电业局、德阳电业局援藏人员顺利抵达阿坝,至此,2012年四川省电力公司系统对口帮扶四川电力阿坝公司的50名援藏人员已全部到位。为帮助藏区电力发展,四川省电力公司所属16个先进供电单位与甘孜公司、阿坝公司和凉山州木里县电力公司结成对口帮扶单位,通过一对一的方式帮助其发展。

近年来,尤其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四川省电力公司加大了对藏区的支持力度,并确定将实施“521”人才援藏计划,“5”即采取对口支援方式,在5年内选派500名优秀的管理与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员深入藏区开展对口支援工作;“2”即甘孜、阿坝送出200名青年管理和技术骨干赴省电力公司先进供电企业培训锻炼 1年;“1”即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点安置”的“三定”培养方式,5年内为甘孜、阿坝培养具有中专、大专学历的生产技能后备人才100名。

我们就是要通过不懈努力,在实现电网向藏区延伸的同时,先进的知识和文化也能同步传输进藏区,真正实现“电”亮藏区!

新闻推荐

钟美兰蒲涛日前凉山州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学前教

本报讯(钟美兰蒲涛)日前,凉山州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凉山州学前教育发展目标,从2011年起,州财政每年设立学前教育专项资金500万元,专项用于全州学前教育工作。到2015年,...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聚焦年四川电网一号工程四川藏区是全国第二大藏区新都)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