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移动劳动模范暨模范先进单位巡礼
劳动创造光荣,劳动铸就辉煌。2012年5月,中国移动四川公司两名基层劳动者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中国移动四川绵阳分公司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成都新华营业厅及凉山喜德移动客户服务中心同时被评为“四川省工人先锋号”。
长期以来,中国移动四川公司始终坚持以服务社会发展为己任,不断追求客户满意服务,积极服务于四川经济、社会建设大局。同时,公司认真履行优秀企业公民责任,灾后重建、抗灾保通信……中国移动四川公司让先进信息技术惠及四川人民。战斗在四川移动通信战线上的基层员工更是“敬业、爱岗、奉献”,他们在普通的岗位上,服务百姓,回报社会,用劳动创造了价值,谱写了华章。“四川省工人先锋号”:
新华营业厅一米柜台的“三心”服务
成都新华营业厅,现有员工48名,平均年龄仅25岁。这是一支热情、活泼、有朝气的团队。这支年轻的团队,在一米的柜台前,用“真心、耐心、用心”赢得了当地群众的“芳心”。
真心。新华营业厅从每位员工的真诚微笑开始,把“微笑服务”作为创先争优的主要内容之一。营业厅明确提出:“外强业务,内强素质”,定期组织营业人员开展学习、讨论、沟通,努力提高营业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从衣着仪表到微笑服务,都是营业厅每天早会前的必修课。在新华营业厅的客户留言簿上,有用户专门写道,“我走进营业厅,有微笑;我走出营业厅,还有你们的微笑。”
耐心。新华营业厅每天接待用户不少于200人次,每月业务量几万甚至几十万笔,但没有出现过“生、冷、硬、顶”,这支团队将“感恩于心,服务于行”的理念始终贯穿于每个服务环节中。
用心。新华营业厅为了给用户提供一流的服务,专门针对不同情况的用户推出差异化服务,年老的用户会有员工把办好的业务单送到手里,孕妇等特殊的用户可以在休息区享受温开水的同时,还提供专人办好业务。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当地用户,营业厅还将服务送到了附近社区,不当班的员工自发组织到各社区主动为居民服务,把“流动服务站”开到了小区,仅2011年就为1万多居民提供了流动服务。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何昌美开在“生命禁区”的格桑花
何昌美,28岁,重庆大足县人。大学毕业后扎根甘孜州石渠县,在平均海拔4526米的“生命禁区”,自学藏语,主动请缨,连续7年服务海拔超5000多米的村组,她将青春献给了所热爱的土地,成为当地老百姓眼中美丽的格桑花。
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何昌美第一时间投入抗震救灾当中,勇担责任。多次赶赴石渠县受灾最严重的乡镇进行通信恢复和设施的抢修。到地震灾区从事灾后重建恢复工作十分艰难,灾区有的地方根本不能通车,只有翻山越岭,长途跋涉,有的地方只有脱掉鞋袜涉水过河。但是在灾难面前,她没有喊过一声苦、一声累。何昌美尽职尽责做着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她总是很热情地帮助当地老乡搭建帐篷、恢复生产;无论谁需要帮忙,她总会马上前往。她总是说:“帮助老乡重建家园、协助同事恢复通信设施等是我分内的事”。她用她那朴实的双手、坚定的信念,勇敢地挑战“生命极限”。与时间赛跑,竭尽所能;与疲劳作战,不眠不休,挺起了一名移动人坚强的脊梁。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胡薇巾帼不让须眉
胡薇,共产党员,一名普通的通信技术员工。
从事网络技术工作13年,胡薇从来都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不管是工作责任心还是技术创新,她从来就是巾帼不让须眉。
“5·12”地震发生后,深入极重灾区,胡薇连续72小时坚守机房,关注网络运行状态,及时处理各类应急情况,无暇顾及家中幼儿。2008年5月底,“唐家山堰塞湖”出现重大险情,她二话不说驻扎到山上的应急指挥部,24小时不眠不休负责应急通信保障,确保指挥部通信畅通。在日常工作中,胡薇连续4年牵头完成全省交换网巡检,排除网络隐患逾千起;为了节假日业务通畅,她积极参与历次重大节假日保障工作,连续13个除夕她都在岗位上度过,从工作到现在,春节没有在家吃过一顿年夜饭。
胡薇是四川移动基层有名的创新技术能手,她刻苦钻研,多次在各级技能比赛中获奖,连续4年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荣获省级“优秀技术支援专家”称号。同时,她还积极牵头或参与完成了多项创新工作,特别是2010至2011年间,她牵头完成的“A+Abis”通信技术项目获得多项奖励,申报了4项国家专利,并经四川省通信管理局推荐参加了工信部2011年度重大科技发明评选。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绵阳移动信息化让绵阳更美丽
绵阳移动分公司,员工1137人,2008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 “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称号,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被四川省总工会授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称号。
自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以来,绵阳移动以信息化专长积极投身灾后重建,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信息化应用综合体系,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档升级”,致力“信息化让绵阳更美丽”。分公司上下团结一心,不仅让“三年灾后恢复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还努力使绵阳的移动通信网络质量全面超过灾前水平。
同时,自2008年以来,分公司还成功完成了百余次通信应急保障任务,在2009年和2010年绵阳暴雨、洪涝等重特大自然灾害的通信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助力社会和谐稳定贡献了力量。
另外,分公司紧密结合绵阳发展战略,以电子政务服务高效政府、以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服务企业发展,为社会生活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服务。数字交警、“大调解”信息管理平台、税务催办系统、智能小区等项目已成为全市信息化的标杆,为行业成长、产业腾飞作出了积极贡献。
公司以信息技术服务新农村,通过村通工程,累计解决了628个未通电话行政村的通信问题,让168万农民用上了中国移动手机。2011年,绵阳移动与新华社携手搭建“新农通”信息平台,探索传递惠农政策和农业科技信息进村入户有效途径。
新闻推荐
□先云仲本报记者杨国庆【回放】地处小凉山腹地大渡河畔的乐山市金口河区,山高坡陡、校点分散,学校大多处在深山峡谷。过去,师生用水难、饮水欠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年年初,为提高学生饮用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