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未成年人是家庭的希望,也是社会的未来。2月20日,记者从凉山州民政局获悉,凉山州非常重视对未成年合法权益的保障,采取了多项积极有效的措施,扎实开展未成年人权益保障工作。
通过精准排查摸底,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摸清摸实农村留守儿童就学、家庭等基本情况,及时建档立卡,录入数据库,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全州摸底排查农村留守儿童21669名万余名。
强化资金保障,建立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和特殊困难儿童保障机制,确保其基本生活。截至1月底,散居和集中供养的7049名孤儿补助标准分别达748元/人/月和1246元/人/月;城市和农村共19072名特殊困难儿童补贴标准分别达460元/人/月以上和350元/人/月以上。
同时,开展专项救助。构建“以州救助管理站为支撑、县(市、区)救助管理站为依托,流动救助车、街头救助、社区宣传劝导救助点为延伸”的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救助管理服务网络体系。2016年入冬以来,全州共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1200余人次。
通过加强公益服务。常态化开展“慈善·福彩”帮困助学等活动,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2016年以来,共资助凉山籍本科新生191名,共发放资助资金75.5万元。在金阳、昭觉、布拖30个村开展“百县千村”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孤残儿童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帮助7名脑瘫儿童接受康复训练。
此外,积极引导社会参与。引导社会组织为社区和农村留守未成年人提供文化辅导、心理疏导、法制教育等系列帮扶服务。建立了州县市两级“反家庭暴力庇护中心”,为遭受家庭暴力的儿童及时提供安全的庇护场地和临时生活、医疗救助。2016年以来,州内外58个社会组织开展留守未成年人关爱活动232次,受益人数达5265人。
本报记者 陈国盼
新闻推荐
春节假期结束,经过假日里疯狂的聚会、吃喝、玩乐后,不少人在回到正常工作生活时就会出现浑身乏力、嗜睡、失眠、精力不集中、厌食、恐惧、孤独、烦躁的情况,这些统称“节后综合征”。如何调...
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