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市委书记林峰海致信建设路小学全体学生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健康成长孙殿镔 魏红梅
思想的影响,道德的感召,虽然不如规章制度、行政措施立竿见影,但如深入人心,落到实处,形成一种文化的力量,则会起到强大而持久的作用,促进全面提升。为了建立一种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建设路小学做了以下努力:
强化一种理念
建校之初,建设路小学就确定了“做最好的自己”的核心办学理念。
走进建设路小学,大门高高的立柱上金光闪闪的大字:“发现最好的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两侧的文化主题墙上,《时光四季和人生四季》文字浅显,图画简洁,传达着“成功未必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但幸福则是人生最大的成功”的人生哲理;门厅两边各有一座雕塑,翻开的书卷上刻着两首小诗:《我和小鸟和铃》《春天与花儿》,诠释着“做最好的自己”的思想和教育的重大影响。前教学楼上,以“胸怀祖国”为主题的墙壁文化,告诉孩子们一个最好的历史中国;后教学楼上的,以“放眼世界”为主题,激励学生建设一个更好的未来中国。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学校努力宣传核心理念,实施同心圆工程,使“做最好的自己”成为共同的思想观念和指导目标。对以“做最好的自己”为核心的办学理念,举行专项考试,强化记忆;考试中设计列举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进步的题目,强化自我激励;例会设立“百师讲坛”,从理论和实践案例两方面,对办学理念进行印证宣讲;编印《建设文摘》3册,以“做最好的自己”为主题,分校长篇、教师篇和学生篇,通过读书交流、主题演讲,进行思想影响;教师每学期的工作总结,主要记录自己最满意的工作经验,我认真阅览,逐一笔谈,召开表彰会,举办专题展览,分享成功和光荣;建立校本资源库,将教师最满意的教案、课堂实录、班队会设计、才艺展示等搜集起来,既保留了“最好的自己”之历史,又推广了“最好的自己”之经验;截止到2013年4月15日,我已经开通自己的新浪博客6年 22天, “教育教学”“建设之路”“建设路小学幸福日志”等专栏,记录了我对教育意义和本校核心理念的思考、平日里师生的闪光点和发生在校园里的美好故事,博文已达300余篇,成为核心理念的鲜活教材。
班主任通过主题班队会,对学生进行“做最好的自己”思想教育;我坚持开展“校长讲故事”的工作,每个月与学生分享一个蕴含哲理和道德意义的小故事,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本学期又增加了“班主任讲故事”;学校激励教师自主开展“最好的自己”课程建设,教师们将自己最丰富的知识、最擅长的技能、最宝贵的经验、最难忘的经历,设计成教案,全校对这一课堂教学进行统一展评,督促教师与学生温情分享,共同成长;开展班级学习习惯综合展评,将办学理念、文明准则、人文知识作为考查内容,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管理服务人员和教师积极开展家长会和家长学校等工作,将我校的核心理念向家长和社会进行宣传交流,形成共识,凝聚合力。
推广一种行为
建设路小学着力推广这样的行为:帮助别人成为最好的自己,也成就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
教师方面,要求是“真爱,然后会爱”。“真爱”,就是要求教师真爱学生,真爱教育,加强师德教育。平时,管理服务人员记录教师工作行为中的正反两方面的案例,各教研组记录本组教师的正面事例,在月末通报的时候汇总通报,以褒奖为主,对坚持这种行为的教师进行精神激励;本学期学校建立了办公室博客,将教师中的闪光点及时记录,随时展示。“会爱”,就是要求教师提高专业技能,完善教育艺术。学校帮助教师规划专业发展路线图,进行“合格教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校名师”的评选,设定不同的年限和目标,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推广“四重五环教学法”,引导教师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多元化,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经历探索、交流、合作的学习过程,获得四基(基本知识、技能、思想和体验)的锻炼与发展;大量开展研究课比赛等教研活动,让年青教师在实战中成长。学校定期举行“十大金点子”和“特殊贡献奖”的评选,对在工作中提出宝贵建议、做出重大贡献的教职员工,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
学生方面,目标是“树仁,然后树人”。“树仁”,就是学生德育;“树人”,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设路小学积极推进“三大工程”,帮助学生写好字、读好书、习好文;积极开展“Tong趣”俱乐部的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设立科学类、人文类、艺术类、体育类的兴趣小组,发挥教师特长,定期无偿给学生培训,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为他们创造并享受人生的幸福做好准备;升旗仪式、红领巾广播站、班级常规检查,教导处指导,大队委组织,全部由学生自己负责;坚持办好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和新年狂欢节,展示学生的才艺技能,激励健康成长。
做最好的自己,首先要做一名最好的中国人,做一名最好的中国人,就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传承中国的文化,发扬中国的精神。学校启动“中国文化教育”工程,编辑了《校园读本》《建设路小学学生必备经典诗文》等校本教材,《论语》《石牌保卫战》等古今篇章,为学生勾画了简明的中国精神文化发展史,这些专题校本课程的开展,让学生感华夏情,扎炎黄根,做中国人。近期,又让全体学生背诵《龙文鞭影》,四字一句,一句一典,在琅琅的诵读声中,中华传统文化如汩汩清泉,滋润着孩子们的精神之树。
追求一种生活
教育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一种生活。学校提出了“教育生活”的概念,生活就应该有追求,教育生活更是如此。我们追求“用大爱做小事,化平凡为卓越”的生活精神,追求“立人立己,达人达己”的生活目标。
师生之间的教育生活,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教师“用行动走近学生生活,用关爱走进学生心灵”。教师将学生视为完整的人,尊重人格,关心生活,增进感情,促进工作。生活中的交往,需要彼此尊重、了解、信任和温暖,学校要求教师多了解学生生活情况和思想状况,与学生同读书,同劳动,同欢度节日,同参加比赛,同面对悲喜,同走过离合。新生欢迎、心灵信箱、阳光小屋、“今天我生日”、“病号开小灶”、教师节·感恩季、班级对抗赛、毕业典礼等等活动与措施,有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师生共同创造并享受着校园内的教育生活。
同事之间的教育生活,要“干得出色,玩得精彩”。相同的理念精神,相似的行为方式,使同事间的关系日益亲密,而这种亲密的关系是建立在共同的事业追求之上的,纯真而深厚。大家顾小家,小家爱大家,学校将教师个人生活,当做队伍建设和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来关怀帮助,一人有难,众人伸手;这样,当学校与教师个人的需求发生矛盾时,教师就会识大体,顾大局。学校经常组织文体活动,丰富教师校园生活;创建教师社团,如“爱心社”“球友队”“读书会”“驴友组”,工作之余共同活动,增加了解,增进友谊,学校也因此成为教师的精神乐园。团队精神之突出,教师关系之单纯,校园活动之丰富,让同事们在学校里过得舒心畅意,激情飞扬。
相信文化的力量,加强文化建设,建设路小学出现了风清气正、和谐向上的良好局面,呈现出干事创业、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取得了教育质量和社会美誉的双丰收。2012年10月20日,《中国教育报》发表整版文章《做最好的自己》,对学校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报道。
本版编辑/版式彭凯
校对郭龙君
图片提供 魏红梅
新闻推荐
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为铸就人民健康梦保驾护航 ——东昌府区卫生防疫站工作纪实段杨
...
聊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聊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