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陈胜本报记者 袁野
徐存华,舒城县河棚镇河棚村人,她的婆婆自去年患病瘫痪以来,一直由她照顾。每天,徐存华都要帮婆婆穿衣、洗脸、喂饭、按摩。
“像徐存华这样的好媳妇,在河棚镇有很多! ”该镇镇长徐克胜说。
走进河棚镇,记者看到这个山区小镇,房前屋后,绿树掩映,村民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这一切,都得益于近年来河棚镇开展的以“美好乡村、美纯乡风、美满家庭、美善人生、美美与共”为主题的“五美乡村”建设活动。
“建设‘五美乡村\’旨在把乡村美起来,把乡风文明提升起来,把家庭生活品质提高上去,唱响农民的人生追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农村、内化于农民的心灵,建设一个美美与共的和谐乡村。 ”河棚镇党委书记汤安和告诉记者。 “美好乡村”建设以环境优美、宜居宜业为目标,突出生态文明;“美纯乡风”建设以文明生活、淳朴乡风为重点,突出乡风文明;“美满家庭”建设以家庭幸福、生活甜美为目标,突出幸福美满;“美善人生”建设以健康快乐、追求上进的新型农民为目标,突出农民主体;“美美与共”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突出乡村的文明和谐。
为了达到“美美与共”,河棚镇在道路醒目处、公共文化场所等建道德文化墙10多处,让文明礼仪抬眼可见,让勤俭节约深入人心。同时,镇里还开展“守望相邻、街坊互助”活动,让街坊邻居互结对子,互帮互助,在守望相助中增进邻里感情。每年,该镇还评选“河棚好人”,以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引导村民崇尚美德、践行美善。
河棚镇确立了“生态立镇、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对全镇的产业进行了统筹规划,确定了以油茶、茶叶、板栗等为主导产业;在环境整治上,拿出专项资金,开展净化乡村环境、硬化农村道路、美化村庄面貌等活动。目前,龙骨村、河棚村已被评定为省级生态村,其他7个村正在申报市级生态村。
环境美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夜幕降临,小伙子们早早来到了村体育活动中心,打篮球、打乒乓球;广场上,阿姨们伴随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
“美好乡村建设以来,大伙儿生活的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精气神也足了,健身的多了,读书的多了;赌博的少了,吵架拌嘴的少了……”谈及“五美乡村”带来的喜人变化,河棚镇河棚村村民王阿姨那是说不完道不尽。
“‘美美与共\’是我们发展的目标。咱们农村现在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乡风文明了,家庭和谐了,人们的素质也得到了大提升。慢慢的,只要人人有理想、有热情,有出彩的机会,大家都共享美好的生活,就能达到‘美美与共\’的境界。 ”徐克胜说。
新闻推荐
李锦斌赴舒城县乡村教学点走访慰问时强调怀着崇敬感关心支持乡村教师带着责任感大力推动教育扶贫
本报讯(记者 胡旭)在第3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9月10日,省长李锦斌赶赴舒城县山七镇中心学校谢冲教学点,看望慰问长期辛勤耕耘在大别山区的乡村教师,向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他强调,各级党委政...
舒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舒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