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海在他的按摩室内。赵灿摄
编者按
今年8月,中组部、中编办、财政部、人社部、国资委、国家公务员局、中国残联七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的意见》,要求到2020年,所有省级党政机关、地市级残工委主要成员单位至少安排有1名残疾人就业。
今年9月召开的中国残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
就业是民生之本,同样是残疾人生存立足之本。但在现实中,残疾人想要突破种种障碍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难题。而安徽舒城青年宣海,正在为获得公平的就业环境苦苦求索。
这是一个执着的青年,他身后是一个需要关爱的群体。如何帮助他们,让他们体面而有尊严地生活,对全社会来说,任重道远。
藏在陋巷里的 “ 宣海推拿 ”
10月2日,安徽舒城县城,高分贝的喧嚣声与摩肩接踵的人群,勾勒出了小县城国庆长假里的热闹景象。
循着一条老居民巷墙上的红色箭头,可以找到藏在陋巷里的“宣海推拿”。这是一间20平方米左右的老平房,在节假日里显得格外冷清——两张铺着白色床单的窄窄的按摩床,一张放着电脑的书桌,一个人。按摩店的主人宣海中等身材,年轻帅气,眼睛明亮,却什么也看不见。
记者一踏进屋内,宣海已然听到动静,连忙站起身。本来就不大的房间,一下子显得更加局促起来。看着两张空荡荡的推拿床,记者问道:“没有生意?” “一上午都没人,平时一天也只有两三个人。”宣海显得有些无奈。
宣海今年28岁,患有视网膜色素变性,2007年从安徽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至今未能找到一份工作。眼下的这个“宣海推拿”就是他赖以谋生的最主要手段。
大学毕业的宣海直言他并不喜欢这份工作,但是他想要改变现状,几乎没有选择的空间。
2007年大学毕业之后,宣海摆过地摊,带过家教,还卖过大半年的彩票,但宣海觉得这些都不是谋生的长久之计。2008年,经人介绍,宣海进入安徽省特殊教育中专学校学习推拿。在那里,他学会了使用“读屏软件”,能够通过电脑获取信息与人交流,与正常人基本无异。唯一的区别是,他只能用耳朵去听。两年的学习之后,宣海回到老家舒城开了一家盲人按摩店养活自己。
惨淡经营的按摩生意让宣海的生活过得非常拮据。有一段时间,宣海甚至很难支付房租费。最后他不得已只好搬到地理位置不好的自家小巷里,因为“最起码不用交房租”。
宣海想改变这一切。他在网上发布应聘简历,希望能找到一份英语家教的工作,可是所有的简历均石沉大海。他想去参加招聘会,不过有过招聘会经历的残疾人朋友劝他:最好不要去,去了也白去。
“那就参加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招考吧!”宣海心里认定,这是一个“很难却也很值得一做”的选择。他的理由很简单:“‘公考\’程序简单、公平、保障好。”
3年6次“公考”
2011年5月,宣海得知他所在的舒城县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他的各项条件均符合标准。于是宣海向当地有关部门提出了提供电子试卷的请求。然而,在“和上级讨论”之后,有关部门以“没有先例”为由回绝了宣海的要求。最终宣海没能参加考试。
同年11月,宣海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这次报考之前,他特意提前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安徽省人社厅申请了政府信息公开,询问考试时是否提供辅助设施。最终,宣海在考场上获得了一大一小两个放大镜的“辅助设施”。“这对于左眼失明、右眼视力不足0.1的我来说有什么意义呢?”宣海最后中途弃考。
2012年3月10日,宣海再次报名参加安徽省公务员招考。这次的报名表上特别添加了视力情况选项。宣海如实填写,结果连资格审查都没有通过。
接连的打击让宣海觉得自己受到了歧视,遂将安徽省人社厅告上法庭。案件于2012年6月6日开庭,被告方安徽省人社厅坚持认为,《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应当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而宣海的视力低于0.8,不符合公务员录用条件。宣海最终没能赢得官司,但他对此并不在意,因为他的主要目的在于引起社会对残障人群及其就业问题的关注,而这个目的无疑是达到了。
此后,宣海的“公考”之路渐渐出现转机。2012年11月,宣海赴广东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引发媒体关注。“他们给我提供了独立考场、大字版的试卷,配了3个工作人员监考,随时提供帮助。”宣海说,虽然还是很吃力以至于试卷只做了不到三分之一,但是他仍然很受鼓舞。
今年3月,宣海了解到安徽省残联要招两个“办公室文秘”,报名对象必须是残疾人,而且能够提供无障碍环境,对视障考生采用电子试卷。这一消息让宣海喜出望外,后来他才得知,此次“特招特考”是安徽省残联联合多部门开会讨论的结果。
“大家都是第一次,都没有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宣海告诉记者,考试的具体操作方法还是在采纳了他的建议后制定的:电子考卷和读屏软件用U盘拷到电脑上,考生听题在电脑上作答,然后当场打印出来,考生签名并按手印,连同U盘一起封存。
因为看不见,一些题目还是无法运算作答,宣海没能竞争过那些肢体残疾的考生。尽管如此,宣海还是对安徽省考试部门为残疾考生设置无障碍考场,并在国内首次为视障考生提供电子试卷的做法感到十分满意。这次考试之后,宣海和几名视障考生一起将32封建议信分别寄给了国家人社部和全国各地的人社部门,号召在全国推广安徽省的做法。
宣海最近一次报名参加公考是在今年5月份,当时还是因为主办方无法提供电子试卷,他只能放弃报考舒城县财政局会计的岗位。
“多数企业是唯利润至上的,如果政府部门都不愿意招残障人士,如何能指望企业呢?”宣海觉得,他要坚持这个选择。2014年“国考”的报名时间又快要到了,宣海说他“还要考”!
党政机关带头接纳残疾人就业非常重要
在不停参加“公考”的同时,宣海目前只能依靠经营盲人按摩店谋生。
“很多盲人都是被迫选择这个职业的。80%的盲人只能从事按摩,但这里面80%的人都不喜欢按摩这个职业。”宣海告诉记者,他和很多残疾人朋友聊天,多数人都觉得自己并没有找到合适的“用武之地”。
“推拿是个体力活,我一天最多也就只能接待3个人,超过3个体力就不行了。”宣海认为,自己现在从事盲人按摩充其量只是个谋生的手段,参加“公考”才是正道。
“有人认为我这是在与‘公考\’死磕、较劲,质疑我‘就算考上了又怎么样?什么也做不了\’等等。”宣海说,他对于这些,已经习以为常了。
宣海回忆自己作为“全国‘公考\’残疾歧视第一案”原告,在法庭辩论中途休庭时,他独自一人从原告席走去休息处。法官看见后,十分惊讶地对宣海说:“你竟然还可以走路!”
“他作为一个法官都这样,更何况普通人呢?很多人对残障人群不了解,认为他们什么也做不了,其实并不是这样。”宣海告诉记者,他经常在网上与全世界各地的朋友交流,有很多地方的情况与这里并不一样,残障人士可以从事很多工作,和正常人基本无异。
宣海觉得,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社会能否为残障人群营造无障碍的环境,即在方方面面都能够预先考虑残疾人的情况。“比如说教育。国外大学的很多专业是向盲人开放的,盲人也可以学习历史、物理各种专业,但国内的大学大多数不向盲人开放,特殊的盲人教育机构非常少,水平良莠不齐,而且只有两个专业——推拿和音乐。”
安徽省残联基金与就业处处长王宾一直十分关注宣海的求职过程,他十分欣赏宣海的毅力和追求,但对他一味追求“公考”的做法并不完全赞同。
“新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以及安徽省出台的相关政策都确定了残障人士按比例就业制度,国家机关和其他用人单位应按不少于1.5%的比例安置残疾人。”王宾表示,实际的执行情况远没有达到规定比例。
“从企业方面来看,很多企业可能出于多种考虑因素,宁愿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也不愿意接纳一个残疾人就业;从政府机关方面来看,由于政府机关采取逢进必考的方式,进入的门槛相对比企业更高,因此实际接纳残疾人就业的比例甚至比企业更低。”王宾说。
在王宾看来,党政机关带头接纳残疾人就业非常重要,因为这会形成率先垂范的带头作用。
“让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关爱残疾人就业氛围非常重要。”王宾认为,这不仅要求全社会积极创造多元的残疾人就业机会,也需要残疾人自身自立自强,打造多元化就业的本领和意识。
新闻推荐
本报讯 10月 27日至 28日,全省政协文史工作座谈会在舒城县召开。省政协副主席赵韩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秘书长魏志光主持会议。文史委主任李奎、副主任陆勤毅,以及各省辖市政协分管主席、文史委负责人,...
舒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舒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