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江都市报记者 杨理
“绿灯行、红灯停,安安全全过马路……”这句连儿童都耳熟能详的文明用语,却仍有极少数行人不重视,马路上时不时上演“跨栏”、“闯灯”的现象,甚至还有人找“理由”为自己的不文明行为开脱。市民刘勇说:“泸州创文工作开展至今,报纸、电视、广播上天天宣传,大家耳濡目染,已有越来越多的市民文明过斑马线、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作为参与城市交通的一份子,每一个人都应该争做文明人,不为斑马线添堵。”
不文明行为:
行人为“闯灯”找理由
“因为这个路口两个方向的斑马线都较短,部分行人喜欢闯灯。”在沱江一桥与滨江路一段交叉路口进行文明劝导的曹鸿运说,此处从江城往小市方向的一条斑马线较短,交通平峰期绿灯通行时长28秒、高峰期10秒左右,部分行人会出现“不看灯”闯红灯不文明行为。曹鸿运说,看到这种情况他会喊话进行劝阻,但有的行人会非常不屑地说:“车都没有,为什么不能过!”“跑几步就过了,喊什么喊!”完全不听劝阻。
“因为这里街沿坎是圆弧形的,很多行人喜欢站在机动车道上等绿灯通行,也有人直接从机动车道上走过来,很难劝住。”同样在该路口,在佳乐广场旁斑马线执勤的文明劝导员刘世容说,她用指挥旗示意行人要站在街沿坎上等待,但少数人并不理睬,有的人甚至在劝导员上前后,就突然“闯红灯”过街,这样的做法确实很危险。
文明行为:
过斑马线首先应注意自身安全
“行人文明过马路,交警和劝导员指挥或引导只是一方面,更多应该靠市民自觉,首先需要注意的是自身的安全。”交警一大队管控中队中队长赖北春说,经过一段时间交通文明行为规范引导后,机动车在斑马线前礼让行人成了常态,但行人不文明横穿马路的情况还不少。
赖北春说,有一天早高峰,为车辆分流,交警在江阳西路的一段护栏上打开了一个供车辆掉头的活动口子,没想到竟然有个行人不走人行天桥,跑到马路中间,拉开护栏并通过机动车道横穿马路。此外,在白招牌国窖大桥引桥一侧的机动车道上也时不时出现在机动车道行走的市民,其实绕行便道就在桥下,行人却往往视而不见,置自身安全于不顾。
家住江阳区阳光花园小区的市民谭克云是一名拥有22年驾龄的专职司机,他说,“我驾车经过斑马线时,只要看到路旁的行人准备过斑马线,我就会提前将车减速,并将车在斑马线前停住,只要我停下了,后面的车也会跟着停下。”谭克云说,一个驾驶员的文明行为会感染更多的人,使之感受到礼让斑马线的重要性。
对于文明过马路,不少市民也提出了建议。市民王姝说:“过街时明明是红灯,或是在没有斑马线的机动车道,通常只要有一人穿行,旁人见状便会立即尾随,不但影响了正常交通秩序,更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其实,大家多想想危险,想想家人的嘱咐,做到文明过马路,不仅保障安全,更是文明素质的体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瑞莉)昨(22)日,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在开展分组审议后,就泸州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询问。此次询问是新一届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有关工作进行的第一次询问。市人大常...
泸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