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晒出自己制作的北方花馍。 杨尚威摄
本报讯(杨尚威 记者 魏冯)鼠年要来了,一大波专“鼠”定制的北方花馍,这两天出现在了泸州学校的课堂上。
在泸州市龙马潭区金龙镇中心校内,一堂手工课吸引了众多孩子——该校河北籍教师刘洋,手把手指导学生制作春节花馍,体验独具北方特色的春节传统年俗文化。
“用面团先搓一个椭圆形当作小老鼠的身体,再捏两个小小的耳朵……”课堂上,刘洋老师一边向学生讲解如何捏小老鼠造型的春节花馍,一边演示制作过程。
课堂上,不少同学也动起手来,按刘老师的指导当起小小面点师,干起专“鼠”定制的活路:用枸杞做小老鼠的眼睛,绿豆做鼻子,再用剪刀剪出三对胡须,最后用面团搓一条细细的尾巴给小老鼠装上,一只活灵活现的小老鼠花馍,就出现在手上。
除了贴合春节主题的小老鼠,不少学生还做起了小猪、牡丹、蝴蝶等其他造型的花馍。“2019年是农历猪年,2020年是农历鼠年,所以我就做了一只小猪和一只小老鼠。”该校四年级二班学生梁梦琳说,“我喜欢粉红色,所以两只小动物都是粉红色的。”
刘洋老师介绍,在北方,春节前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蒸花馍,用来祭拜祖先和走亲访友。“我来四川工作生活后,以往都是一个人春节时在家做给小孩吃,现在把这项手艺教给更多的人,让学生体验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不一样的节日氛围,挺好。”
新闻推荐
◎史册/图川江都市报记者黄勇/文在泸州的冬天,老鼠出没得没那么频繁。为此,不少市民会认为灭鼠工作可以缓一缓了。殊不知,老...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