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新闻 含山新闻 和县新闻 当涂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马鞍山市 > 和县新闻 > 正文

新型城镇化是引领安徽省未来发展的强劲引擎,是推动美好安徽建设的重要支撑。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关系千万百姓切身利益,成为省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新型城镇化要

来源:安徽日报 2014-02-09 23:06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史力 郑莉加快市民化——让进城农民“留得下、有尊严”

【百姓心声】

5年前,家里农田被征,34岁的阜阳农民张兆响来到合肥务工。 5年来,他熟悉了合肥的大街小巷,逛商场下馆子,穿着打扮像城里人,说一口略带皖北口音的普通话,每年只在春节回老家住上2天。“在老家人看来,我是合肥人。但在合肥人看来,我还是农村人,因为我没有合肥户口,孩子上学、社保等都要在老家办。 ”张兆响不无忧虑地对记者说,他虽然习惯了城市生活,也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不可能回农村了,但城市进是进来了,却缺乏归属感。

张兆响的情况不是个例。省社科院的一项调研显示,2008年至 2010年,安徽省城镇建成区面积由3912.82平方公里增加到4262.20平方公里,同期城镇人口由2448万增加到2573万,人口城镇化比土地城镇化大约低6个百分点。【发展目标】

不久前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新型城镇化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当前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要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培育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代表委员观点】

储昭平委员:当前必须抓紧实施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战略研究,做好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方案的顶层设计,构建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当地城镇居民同等权益。

杨良金代表:城镇化建设要围绕人的需求、人口的市民化展开。要把城市建设的目标落脚在改善人居环境、增强经济活力上。要构建更加公平、高效的住房保障体系,为城镇低收入群体、社会“夹心层”和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充分的住房保障。

重视特色规划——防止“千镇一面、万村同貌”

【百姓心声】

合肥一家旅行社的导游邰英杰几乎走遍全省16个市,也去过不少欧洲国家。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欧洲中小城市各具特色,极少有雷同。反观安徽省,在如火如荼的城镇化建设中,城镇千篇一律。 “随意到一个县城,不看各种文字信息,只欣赏街景,恐怕很难分辨出彼此。”邰英杰说,城镇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大拆大建不但污染环境而且造成浪费,盲目求“大”,还带来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公共资源紧缺等“城市病”。【发展目标】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坚持分类指导,发挥比较优势,推动形成不同区域各具特色、多元统筹、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切实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增强规划的科学性、连续性和权威性。守护好青山绿水,传承好历史文脉,弘扬好传统文化,展现各个城市独特品位和内涵。【代表委员观点】

储昭平委员:建设小城镇过程中,应重点发展一定数量的特色小城镇,因地制宜地发展工业、旅游休闲、农副产品加工、物流商贸、农村服务等特色产业,彰显小城镇文化内涵,防止千镇一面、万村同貌。对一些具有原始风貌、风格独特的村镇,要在保护的基础上科学开发。

赵宽足代表:建设新型城镇化,可以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促进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既要建设一批有一定吸附能力的大城市,也要发展各具特色的小城镇。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道路,推动城镇化发展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避免“空城化”——既要“盖新楼”又要“造饭碗”

【百姓心声】

两年前,许小刚还是合肥包河区义城街道塘西村一个世代“耕湖”的渔民。2012年,塘西村纳入滨湖湿地森林公园建设规划。许小刚随之“上岸”。因为环巢湖旅游业快速发展,他到巢湖小游艇接待中心上班,这里和许小刚一样离岸上班的渔民有100多人。 “城镇化不光是农业转移人口拆迁安置,产业发展也要跟上。 ”义城街道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

按照城镇化率达到70%测算,安徽省城镇人口将达5000万,这意味着到2030年,相继有2200万农民进城,平均每年约120万人。【发展目标】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解决就业作为立足之基,着力形成以强化产业支撑保障就业、以完善公共服务保障安居、以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工作格局。没有产业支撑,不要盲目追求城镇人口规模;没有人口集聚能力,城镇建设不可以盲目扩张。【代表委员观点】

储昭平委员:要把促进产业发展和集聚与加快城镇化进程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同步推进。当前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引领各地根据各自区位优势,有重点地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大对大项目、重点项目的引进力度和政策支持。依托中心城市和县城,促进二、三产业高度集聚,实现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特色主导产业集群或专业园区。

朱文根委员:比城镇建设更难的是要永葆城镇的活力。做到这一点,需要全民创业、产业发展、商贸繁荣。寻求产业支撑,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以三河为例,它是千年古镇,就要着重发展古镇人文旅游、乡村民俗旅游、市民休闲旅游,而不能以发展工业为重点。

新闻推荐

防汛物资全面核验积极备汛

本报讯 (记者 王恺 通讯员 赵梅)记者5月4日从省水利厅获悉,安徽省已经完成今年防汛物资全面检查工作,核对存储数量、完好情况及调运路线图,对过期物资及时核销,省水利厅及省防办将重点抓好各项防汛演练...

和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新型城镇化是引领安徽省未来发展的强劲引擎,是推动美好安徽建设的重要支撑。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关系千万百姓切身利益,成为省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新型城镇化要)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