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日报记者 杨丹丹
“三农”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指导全省农村商业银行、合作银行、信用联社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立足县域经济,加大支农贷款投放力度,积极支持春耕备耕资金需求,提高支农服务水平,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农民和县域经济的发展脉搏,走出了一条安徽特色的“农兴社旺”的支农之路。
足额信贷投放保生产让农民安心种好粮。安徽省联社大力拓展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通过在乡村小卖部、小饭店、小超市广泛布放“金农便民宝”,设立“助农取款点”,为农村居民提供消费、转账、查询及小额取款等基础性金融服务。
激活农业经营主体让家庭农场不再喊“渴”。安徽省农合机构实行差异化的利率定价机制,对发展前景好、信用较好的家庭农场,积极引入保险及担保机制,并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各行社还根据农产品生产周期等因素合理匹配贷款期限,对农田水利、蔬菜大棚等农田基础建设的贷款期限可在3年以上;全面推广微贷服务,实现贷款快受理、快审查、快投放。
探索抵押担保新模式让农村融资不再是难事。安徽省联社在充分运用农户小额信用、联保贷款的基础上,继续大力探索和推广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房使用权、水域滩涂使用权、农业订单等担保方式,提高农村客户的贷款满足率。
10年前,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作为国家第二批农信社改革试点省中首个挂牌的省级联社正式成立。截至2014年2月末,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2509.97亿元,以19%左右的存款市场份额,发放了全省1/3以上的涉农贷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吴量亮)记者6月10日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省政府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突出民生导向,提出围绕市政管网、排水防涝设施、公共供水设施、污水垃圾处理设施、...
和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