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新闻 含山新闻 和县新闻 当涂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马鞍山市 > 和县新闻 > 正文

马鞍山市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契机,促进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奏民族和谐曲

来源:安徽日报 2014-05-27 22:12   https://www.yybnet.net/

■ 本报记者 宣万明

5月6日,华灯初上。记者在马鞍山市花园社区广场看到,回族老人赵仁武正和居民们一起跳舞唱歌,其乐融融。

“我们少数民族生活在这里,不是最富裕的,但是最幸福和快乐的。 ”说起在马鞍山市的生活,赵仁武道出了心声。

马鞍山市有43个少数民族1.8万多人。多年来,该市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倾力促进各民族和谐相处,将少数民族较集中的村、社区建成“事情有人办、困难有人帮、安全有人管、活动有人抓”的温馨家园。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市民族事务委员会相继被国务院授予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倾力帮扶得人心

4月30日,64岁的赵仁忠拿到了在葡萄园和新禄禽业养殖合作社打工挣到的2400元工钱。

“要不是老下雨,葡萄园的活不能正常干,我还能多挣点。 ”赵仁忠老人开心地说,因为有党和政府关心,他于2012年就吃上了低保,如今没事他就去附近的葡萄园帮着干点活挣点钱补贴生活,“老来还能脱贫致富,日子越过越好了。”

赵仁忠老人是马鞍山市博望区新市镇新禄村人,该村回民聚居较集中,村民收入一直低于周边村。 2009年新禄村回民人均纯收入仅为6021元,低于全镇人均水平2000多元。

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马鞍山市把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倾力帮扶。 2010年,马鞍山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关于帮扶新市镇新禄村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确定8个帮扶项目,总投资达400多万元,新建水利灌溉站、机耕路主干网,实施千亩土地治理,将昔日荒坡建成千亩果园,创办“同心河水产养殖”和“新禄禽业养殖”等3家合作社,让村民变股民。

赵仁忠老人说,他入的5股10000元,政府给3000元,合作社用他打工钱又抵7000元股金。当年,他得红利3000元。

2013年,新禄村人均纯收入达14560元,高于全镇人均水平400多元。

区划调整后,马鞍山市又将陈桥洲、沈家山2个民族村纳入美好乡村建设精品示范村,投入900万元,帮扶陈桥洲民族移民新村完成房屋美化、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和改水改厕等环境整治项目,民族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成为全市最美好乡村之一。

周到服务暖人心

“我们现在办事很方便,不用自己操心。 ”马鞍山郑蒲港新区陈桥洲民族村72岁回民马维珍深有感触说,前不久,她想办张老年人优待证,她不会写字,于是带着身份证、户口本和照片到村为民服务中心,她只在签名处按按手印就办好了。

2012年5月,郑蒲港新区在村中心位置新建了一栋三层、1000多平方米的为民服务中心,并专设一个“民族宗教事务”窗口,专门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一定要在贴近服务上下功夫。”在马鞍山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詹世桂眼中,首要任务是当好少数民族群众的贴心人,做到有情必知、有难必帮、有求必应。全市在构建民族事务公共服务体系的同时,打造就业指导、困难帮扶、低保申请、大病救助等公共事务代理,不断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的需求,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内容。

2011年,马鞍山市率先在全省设立市、县、区劳动就业中心少数民族劳动就业和权益保障一站式服务窗口,发放《少数民族服务指南》,优先为少数民族人员特别是流动人员提供劳动技能培训、就业登记、社会保险、法律咨询和援助等服务。 3年来,提供了3000多人次就业岗位。

该市还建立全省首家少数民族法律服务点,为少数民族同胞提供法律服务。5年来,该服务点共接待来信来访102人次,受理案件8件;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少数民族联谊会,举办20多场丰富多彩联谊活动,为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另外,马鞍山市投资600万元,在新禄村建成镇中心学校,方便周边少数民族学生就近入学;投入10万元帮助新禄村和沈家山民族村建成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室;投入180万元,在和县新建2000平方米的清真牛羊屠宰场,确保回族群众吃上放心的清真牛羊肉;今年初,投入3万元,为三个民族村的农家书屋添置了图书。

特色活动聚人心

花园社区53岁的壮族居民熊永香一直很忙碌,早上卖早点,晚上开大排档。但每天傍晚,她都抽出时间,到社区广场与彝族的李家兰、壮族的覃日兰、满族的蔡海霞等15个少数民族姐妹们一起排练自编自演的原生态歌舞。 “五一”节期间,她们还做了专场广场文艺演出,这几天正为“端午节”演出和包粽子比赛精心做准备。熊永香说,和各民族姐妹们唱唱跳跳,真开心,有精神,人也觉得年轻了。

“文化兴,百姓乐。 ”文化生活是促进各民族交流、理解和团结的“融合剂”。马鞍山市以文化为纽带,以各民族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为载体,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平台,将全市少数民族群众聚居的花园社区作为试点,在全省率先开展“民族和谐社区”创建活动。

过去,与大多社区、楼栋一样,花园社区居民间交流不多,门对门却不串门,尤其是15个少数民族话语不通,习俗不同,难以走到一起。社区党总支书记吕建辉认识到“只有通过开展活动,成立自治组织,大家相互认识、了解,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2009年,花园社区举办首届广场文艺演出和少数民族迎新春联欢会。少数民族居民热情高涨,他们身着民族服饰,载歌载舞,激情演唱,歌颂党的民族政策好,歌唱社会主义好。自此,这成了花园社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们成立业余艺术团,自编自演,15个少数民族同台飙戏,自娱自乐,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各民族的原生态歌舞。

该社区还收集15个少数民族的民俗、民风、民情,建档归册,适时组织开展各民族节日活动,让各民族居民唱主角、秀才艺。拿出近300平方米房子,建立集少数民族工作室、学习室、阅览室、棋牌室、手工制作室和风情展览室为一体的少数民族活动室。还建立室外活动场所,配置11套室外健身器材。

现在,花园社区有各类文体团队10多支,天天有活动,周周有安排,月月有比赛。连续5年举办“社区文化艺术节”,增进民族友谊,增强社区凝聚力。

新闻推荐

·街谈巷议·服务创新无止境

■ 汪国梁随着越来越多“单位人”变为“社区人”,社区承担的公共职能日渐增多,管理和服务力量难以适应愈加繁重复杂的任务需要。如何化解这一矛盾?和县在社区设立党员说事点,不失为社区服务的一...

和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私人加油站存隐患2014-08-27 21:26
猜你喜欢:
评论:(马鞍山市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契机,促进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奏民族和谐曲)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