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丁贤飞 通讯员 李超)日前,淮北市结合自身实际,专门制定出台了 《关于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争取到2016年,全市80%的中心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赢利性收入)达到10万元;到2020年,所有的中心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赢利性收入)达到20万元,50%以上的中心村超过30万元。
据介绍,淮北市将从土地政策、财政扶持、金融支持、税费减免、产业发展、人才培训等多方面入手,全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效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夯实美好乡村建设物质的基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在加大财政扶持上,该市决定设立美好乡村试点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扶持基金,启动集体经济薄弱村帮扶工程。从2014年起,对试点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政安排60万元资金;其中,30万元为周转资金,县区财政按1∶1配套,用于强化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在加大税费减免优惠方面,村集体所缴的房产税、营业税、土地使用税以及村级公共事业建设工程所征的税收,实行税收地方留成部分按一定比例返还。村集体新办企业3年内所得税县 (区)、镇留成部分全部奖励给村集体。
该市将加强产业发展和项目配套政策支持,积极整合资金资源,调整投入结构,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和项目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倾斜;加大人才培训力度,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和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实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帮扶工程,从2014年开始,采取领导联村、部门包村等形式,帮助集体经济薄弱村尽快实现转化。市、县(区)直部门和县级以上规模企业充分发挥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优势,开展支农扶农活动,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
淮北市还建立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激励机制,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实绩考核评价体系。
【编后】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唯如此,才能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造血”关键在两个方面:一是培育大量的新型农民,二是契合当地实际推动产业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汪永安)记者从近日在和县召开的省蔬菜学术研讨暨秋季蔬菜现场观摩会上获悉,由于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前三季度全省蔬菜播种面积875万亩,产量1670万吨,总产值约390亿元,同比增长8.3%。...
和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