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令琪通讯员赵晓玲
住在杨家山社区文卫村6栋的耿世庭老人怎么也没想到,当了那么多年兵、给那么多老人上过课的他,到了76岁却实实在在地“火”了一把,成为楼道里的“明星”。
“退伍退休不褪色,自从当上楼栋长志愿者以后,我承包了13个垃圾桶,脏了就洗,上个月光洗垃圾桶就积了130分,积了积分到月底换了桶油。”耿世庭把垃圾桶当做自己家的,洗得非常仔细,看到这么大岁数的老人还在洗垃圾桶,附近的居民也就不好意思乱扔垃圾了,久而久之居民素质也提高了。“楼栋长志愿者的牌子挂在那里,我很自豪,社区尊重我,我也要用行动来体现。”
在耿世庭老人的影响下,更多的人要求加入杨家山社区的楼栋长志愿者,杨家山社区120栋楼推选出了78名楼栋长志愿者,呈现出“居民争志愿,党员争先锋,人人比积分”的“盛况”。
“楼栋长志愿者制度建立后,分管到人,责任明晰,楼栋长志愿者通过居民推荐、个人自荐或社区委任三种方式选出。由于都是大家熟悉的人,志愿者们潜移默化要比社区工作人员效果好。”杨家山社区主任史云向记者介绍,属地管理下放至社区后,社区工作人员面临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尤其在2015年9月换届后,社区工作人员也从原来的26人减少至13人;6432户居民的社区内,社区治安、为民服务、文明创建、控违等等工作量大,让人员本就减少的社区应接不暇。作为马鞍山市楼栋长志愿者两个试点之一的杨家山社区,却快速消化省外先进社区经验,仅在一个月内就收获了不错的成绩。
“杨家山社区里住着很多空巢老人,我们建立了楼栋长志愿者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每一位楼栋长志愿者每天都要和这些空巢老人及困难家庭居民见上一面,以预防紧急救助情况发生。”史云说,目前78位楼栋长志愿者已经和社区内102户困难家庭或空巢老人等人员结对,解决了以往社区网格化工作任务量大、难以全覆盖的难题。
日常汇报一次信息记1分;参加社区活动每次记2分;慈善捐款每10元,积2分;结对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困难家庭、失独家庭等,每个积10分;认领楼道包干责任区的志愿服务,每个积10分;无偿献血200毫升,积20分……杨家山社区制定了细致的楼栋长志愿者积分管理制度,积分累计到一定数额时,可到“公益超市”兑换相应的物品,或兑换志愿服务以及免费参加社区举办的体检、旅游等活动。
以积分制作为激励,杨家山社区的楼栋长志愿者们主动承担了社区宣传员、信息员、调解员、组织员和劝导员的职责。大到社区政策的宣传落实,小到家家户户搬进搬出,楼栋长志愿者们用配备的工作手机及时链接社区与居民,成为社区居民的“贴心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代替社区工作人员,发现问题及时上传至花山区志愿者服务管理平台,推进社区管理向基层深入。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社区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进行培训管理,促进楼栋长志愿者更加规范化,从而推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增强社区自治能力,真正把社区变成居民的‘家\’。”金家庄街道党工委书记何世明说,后期将把这项工作逐步拓展,把杨家山社区的优秀经验在全区推广。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马鞍山市全力抓好稳增长促发展工作,经济运行呈现三个特点: 总体平稳 稳中有进 进中向好
本报讯(记者吴天祥余齐斌通讯员周济)据市统计局发布的资料显示,今年以来,马鞍山市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三个特点。 &n...
马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鞍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