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绵阳新闻 > 正文

大步踏上“全域发展”新征程——涪城2012年度发展传真

来源:绵阳日报 2012-12-18 03:57   https://www.yybnet.net/

涪城,绵阳国家科技城核心区、绵阳城市主城区,连续17年跻身全省县级经济十强,2011年,更是重回全省县级经济“十强县”第三名。2012年,第18个年头,涪城再次交出了这样一份答卷:预计全年实现区属地区生产总值114亿元,财政总收入2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7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25%、9%。仅今年1-10月,该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累计实现总产值107.51亿元,实现增加值44.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29%、22.6%,增速位居绵阳市第一。探访涪城,“全域发展”成为发展轨迹上最具代表性的关键词。

1

“一区三组团”引领“全域发展”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首先建立在决策者对全局的把控上。

涪城区未来发展的突破点在哪里?经过科学分析研判,以科学规划为引领,全面融入“成渝经济圈”,主动对接绵阳国家科技城“一城三区”、“一核四带”发展规划,高起点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实施“一区三组团”的全域发展思路顺势而出。在2011年底的涪城区第五次党代会上,“全域发展”的发展战略被列为全区未来五年的重大任务。“只有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不足,才能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才能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工业化城镇化不同步、不协调带来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从而逐步实现区域化发展目标。”区委、区政府负责人的话掷地有声。

中心城区做精。打造川西北金融商贸中心、科技城核心增长极和城市名片。立足中心城区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以金融保险、商贸流通以及餐饮娱乐为主的服务业,充分发挥其中心集聚作用和核心驱动作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市民文明素养,提升城市品质,成为科技城对外交流合作的窗口。

城北组团做大。打造总部新城、工业新区和涪城发展新高地。坚持“园城一体”发展,以金家林总部经济试验区为核心,涵盖城郊、青义、龙门。加快引进国际国内现代制造、现代服务、高新技术研发、会展创意企业和总部机构,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城南组团做优。打造现代物流基地、城南宜居新区。坚持“产城一体”发展,以石塘商贸物流城为龙头,涵盖石塘、新皂、吴家、丰谷。依托大企业、大项目,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产业和配套仓储产业,建成川西北现代物流基地。稳步推进中小工业园区建设,引导中小企业集约发展。

远郊组团做实。打造新农村示范片、生态观光休闲走廊。坚持“城乡一体”,以新农村建设为龙头,涵盖杨家、金峰、关帝、石洞、玉皇。适度规模发展绿色无公害种植、养殖业,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为科技城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发掘地域特色打造生态观光休闲带。

到2015年,全区将新增城市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集聚人口10万人以上;同时,该区还将加快吴家、杨家、丰谷等重点场镇建设,未来三年,三个重点城镇依托重点项目,将形成近10平方公里的城镇新区、集聚城镇人口9.5万人。

2

“两化”互动 助推“全域发展”

在全域发展的指导思想下,涪城的产业发展后劲在哪里?去金家林看一看、去石塘商贸物流城瞅一瞅、去杨关产业带逛一逛,答案显而易见:三产在这里实现了良性互动!

作为涪城区大手笔打造的产业集聚地之一,金家林在过去一年继续抒写着涪城人对“总部经济”的认识和憧憬。截至目前,园区已累计投资70亿元,实现开工面积110万平方米,竣工达产企业达到22家。已落地的光通信产业园致力于建成国家科技部光通信行业的科技成果产业转化基地,成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金融街99栋建筑全部封顶,5家金融机构准备入驻。

在石塘镇,商贸物流城已摆开架势。用“热土”形容这里毫不为过:一侧是由香港豪德集团投资24.5亿元建设的毅德商贸城,26栋建筑已经提前封顶;另一侧是绵阳天泰集团打造的天泰剑南国际食品城,两个精品展区的钢架棚已经耸立,几十座吊塔同时运转。

在杨家、关帝,承载着杨关产业带现代生态农业梦的原香国际香草园,已经在这个春夏吸引了无数游客前往。截至目前,这条由涪城区委、区政府精心打造的精品农业展示带——杨关产业带,已发展和辐射带动优质蔬菜、花卉林果、生态养殖等现代农业基地面积近20万亩。预计今年,产业带将带动全区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预计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3.69亿元,增长3.5%。

深入实施园区倍增战略下,涪城区工业集中度稳步提升,达到68.2%;产业倍增,“1+4”优势产业不断壮大,食品加工产业产值突破80亿元,机械制造产业产值突破16亿元;企业倍增,华光通、华拓、捷智光电等一批高端企业加快发展,新增规模工业企业8户,全区亿元企业达13户,其中10亿元企业2户。据统计,该区预计全年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20亿元、增加值50亿元,分别增长21%和22%。全年实施1000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48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0.9亿元,增长23.8%。

现代服务业也不甘落后。2012年,预计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7.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亿元,分别增长10.5%和18.5%。现代农业更是初现雏形。在杨关产业带上,围绕着优质蔬菜、花卉林果、生态养殖、休闲旅游四大特色产业,原香农业、鸿宇农业、乡户农业等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驻;团阳寺村500亩香草园、罗汉寺村与万和村2000亩葡萄园、柏林湾村600亩莲藕园、字库村-齐心村-拱桥村3500亩蔬菜基地、齐心与拱桥村1700亩芦笋基地、清水村2200亩花椒基地等规模化种植产业园初步建成;“紫海·原香”、湿地公园、“万和印象”等成为休闲观光旅游农业新亮点.

3

发展民生 夯实“全域发展”

成果分享是发展经济的终极目标。

家住涪城区御营一社区的杨任琨夫妻二人年事已高,体弱多病,一直无业也无退休金,女儿也已下岗待业在家,全家生活困难。社区干部为全家落实了最低生活保障。

近年来,涪城区委、区政府坚持把“发展为民”和“为民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年将全区可用财力的95%用于教育、卫生、交通、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的发展,办好了一批群众急需、群众受益的实事,让百姓切切实实受享到了丰富的“民生大餐”,找到了“幸福”的理由。

2012年,一批“民生大餐”实现了更宽领域、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民生改善:绵阳市委、市政府下达涪城区实际实施的民生项目为84个,涵盖了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民生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文化教育9大类别,总投资近2亿元。截至11月底,该区已全部或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其中45个项目超额完成目标任务,13个项目任务完成率达到了150%以上。

在医疗保障上,全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1.25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在就业保障上,全区城镇新增就业798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327万元,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576人;在生活保障上,全区享受城市低保累计13.88万人次,发放低保金2421万元;享受农村低保累计8.63人次,发放低保金689万元;在困难救助上,全区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对象2344人,发放资金368万元,救助困难学生34人,发放资金8.7万元;在住房保障上,全区已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家庭1098户,发放补贴款186万元,实施辖区棚户区改造802户,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1406套;在养老保障上,全区农村敬老院达到11所,现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75%,集中供养床位率达到125%。

这些实实在在的数字,给了60万涪城人感受到“全域发展”实实在在的好处,有了“幸福”的充足理由。

□蒋君芳 本报记者 张伟

新闻推荐

川府粮仓火锅欲以一锅红宴煮沸人间情爱

吃火锅,可以说是四川人的最爱,三天不吃,那就想得慌。日前,笔者与朋友一起走进位于樊华商业城的“川府粮仓火锅店”以流水线形式上菜品的新颖模式,深深地吸引了笔者眼球。当日正值中午,只见...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大步踏上“全域发展”新征程——涪城2012年度发展传真)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