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日,随着52辆漂亮大气、干净宽敞的新公交车在城市欢快穿梭,标志着由市政府采购的100辆公交车全部投入运行;与此同时,800辆公共自行车也全部“上岗”,绵阳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公共交通是满足群众基本出行需求的社会公益性事业。为了给群众提供更加安全可靠、方便周到和经济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按照市委书记罗强“抓公交就是抓民生”、“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示,今年以来,绵阳市着手对城区运行8年以上的528辆公交车分批进行更换。10月以来,由市政府采购的100辆公交车陆续投运;其余400多辆将采取融资、租赁等模式,于今年底前全部投入使用。
为满足同一线路不同乘客的乘车需求,经过深入调研,绵阳市对城区1路、5路、19路、36路、37路和48路等客流量大的骨干线路车进行优化组合,试行在一条线路上空调车、普通车搭配运行。
公交站台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绵阳市还启动了城区640多个公交站台的升级改造工作。市交通运输部门和市公交公司通力合作,及时沟通。经过深入摸底调查,并在汉龙桥、百盛公交站台先期试点,结合样板站台的改造经验,城区640座站台的静态地图和站名牌升级改造及1500余个座凳安装工作目前已全部完成。
为进一步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绵阳市还首期投资近700万元,建设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目前已开设44个站点共投放800辆自行车,涵盖了城区学校、商业中心区人口较密集或公共服务人口多的地方。同时,为了让公共自行车免受风吹日晒雨淋,绵阳市还抓紧为公共自行车安装雨棚等配套设施,44个租赁站点雨棚预计本月中旬前全部安装完毕。
(本报记者廖姝)
新闻推荐
上周末,笔者与朋友相约位于风景如画的绵阳安昌河河堤的老茶树餐饮一条街喝茶,冬天的太阳晒在身上好舒服,暖洋洋的。朋友说,晚上我们就在这河堤边上的庭院火锅用餐,这里有共振取暖系统,在这用餐也...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