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葡萄好,皮皮都是宝,吃葡萄硬是不吐葡萄皮了!”7月19日,涪城区杨家镇万和村万亩葡萄基地热闹非凡。当天,上千名游客和本地群众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参加绿色葡萄采摘品鉴会。
记者走进葡萄基地,但见园子里硕果飘香,一派喜庆丰收景象;来自城里的游客和当地的群众穿梭其中,看风景、品葡萄,美在眼中、甜在心上。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一串串系着红丝带的葡萄应剪而下。随后,一串串又大又圆的葡萄装入盘、摆上桌,任由游客和当地的百姓品尝。手里提着沉甸甸的葡萄,丰收的喜悦荡漾在每个人的脸上(如图)。
“请大家放心吃!作为绵阳市确认的首家安装绿色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试点园区,这里的葡萄都有‘身份认证\’,不使用化肥、农药,是地地道道的绿色生态水果。”基地工作人员杨天玉一边请游客品尝,一边讲解葡萄的种植过程,收集大家的评价。
68岁的杨天玉是万和村2社村民,在基地打工已经4年,可谓是葡萄基地的“元老”。“我在基地打工的年收入约1.3万元。”杨天玉满脸欣喜地说,“我将自家的2亩8分地承包给葡萄基地,每年还可得1560元。”万和村村支部书记谭万贤介绍,全村共有50岁以上、常住当地的劳动力480余人,其中120多人都像杨天玉一样在葡萄基地里打工赚钱。
在一张大长桌前,一群游客有说有笑,吃得很HIGH。“嘿!这是绿色产品,平时从没打过药,果子还套有环保袋!”大家一边品尝着鲜甜多汁的葡萄,一边夸着基地葡萄的种种好处。
据谭万贤介绍,葡萄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4年来,万和村万亩葡萄基地坚持发展产业和扩大就业两手抓,让失地农民不仅不失业,还成为企业员工,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4年来,基地为当地15000多人次提供就业机会,支付劳务工资300多万元。今年,基地共产“夏黑”、“美人指”、“巨玫瑰”等有“身份”的优质葡萄500多吨,预计收入1000余万元。
(本报记者 梁耀予 张伟 文/图)
新闻推荐
波鸿汽车·绵阳上海大众建宏年中大型团购会火热招募中,黄金7月限时抢购,给力的价格,超值的礼品,贴心的服务,全城抢购进行中!绵阳建宏本月27日特别推出大型团购活动。1、空前的团购政策...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