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兴和正在桂花苗圃里除草
“像我这样腿有残疾的人,以前在家里好多农活不能做,现在在残疾人创业基地做点扯草、修枝等轻活,一个月可以挣1500元,真是做梦都没想到……”近日,在涪城区吴家镇幸福村残疾人创业基地,正跪坐在桂花苗圃里扯草的唐兴和对记者说,“感谢各级政府的关心,也感谢基地的黄老板给我提供的机会。”
唐兴和说的黄老板,就是幸福村残疾人创业基地的法人。今年42岁的黄永红一直在绵阳等地从事苗木生意,从2008年起,他先后在该村二社和三社承包了近200亩地,培育花卉苗木。在花卉苗木基地建设初期,黄永红想为村里乡亲做点事,优先安排村里的残疾人在基地就业,帮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他的想法得到了镇上的鼓励和支持,多方争取市、区残联给予关心和资助,村支书和村主任上门到残疾人家联系安排到基地就业。
右手三个指头残疾的邱兴安,过去因为自卑,一直不愿出门工作。2011年,经过村干部做工作,邱兴安参加创业基地培训。去年他承包了5亩地,加上自家3亩地,全部栽种了葡萄,今年3亩葡萄产果,收入3万余元。“有了劳动成果,我才有了自信,现在我过得很开心。”说起自己这几年的变化,邱兴安笑容满面。
针对幸福村有近百人,居住相对分散、贫困度较高、技能水平低和市场信息封闭等困难,残疾人创业基地采取了“基地+农户”的模式。根据每个残疾人的实际情况,安排他们在家或到基地工作,较好解决了农村残疾人就业问题。吴家镇党委书记刘顺龙说,他们到城里不好打工,重体力活也干不了,由于存在自卑心理,很难快速融入健全人的圈子,现在有了这样一个残疾人创业基地,无疑能让他们感觉到更安全、更适应,使他们拥有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目前,在残疾人创业基地长期务工的残疾人有50多人,每户平均增加纯收入500元以上,为农村残疾人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
(张南冰 曾舒 本报记者 成和平 文/图)
新闻推荐
提高水泥企业的化验室操作水平推动企业技术进步——2013全国水泥行业化学分析与物理检验技能竞赛决赛在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竞赛开幕仪式本报讯11月10日上午,2013全国水泥行业化学分析与物理检验技能竞赛(决赛)在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拉开帷幕。经过分赛区初赛、复赛两轮选拔,来自海螺水泥、南方水泥、中联水泥...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