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关军和他设计的羌绣作品
本报讯(李承隆 记者 田明霞 文/图)北川的聋哑残障人黄关军,近日参加于西昌邛海湿地公园举行的国际马拉松赛,完成全程42.195公里的赛程,排名47,在绵阳的40多名参赛选手中排名第二。
黄关军1岁多时,因生病打针失误,不幸成为聋哑残障人。初二时,黄关军退学了。随后几年,黄关军辗转到成都等地打工。然而,语言沟通的障碍,让他饱受折磨。后来,黄关军又到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计算机打字、手工技能等。2013年9月,黄关军取得四川省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去年,黄关军成为北川羌凰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图案设计人员。“我学会了计算机,会上网,懂拼音和打字,这样我才能设计羌绣图案。”黄关军用笔在纸上告诉记者,他现在每个月有1000元左右的工资。
二十多年来,黄关军一直坚持每天跑步十多公里,用这种方式书写着自强不息的“奔跑人生”。2006年,他参加全省第六届残运会,取得男子1500米第五名、马拉松第三名;2010年,他参加全省第七届残运会,取得10000米长跑第一名。
在西昌邛海湿地公园举行的国际马拉松比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约两万名跑步爱好者参加,黄关军是唯一一名残疾人选手。“跑步对身体好,这也是一种人生追求。”黄关军说,他还准备参加今年3月22日在重庆举行的国际马拉松比赛。目前,资格审查已经通过。“我的理想是能跑出好成绩,有机会去国外参加马拉松比赛。”黄关军在纸上写道。
新闻推荐
□杨兰记者蒋琳琳文/图本报曾以《抵押住房七旬劳模创办养老院》为题,报道了年过七旬的全国劳模蒋启珍为让收养的孤寡老人和残疾人生活有着落,将自己唯一的住宅抵押出去,办起了敬老...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