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学困生的心理分析及教学策略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清楚什么是学困生?什么是学优生?其实这两者是相对的。没有学困生也就没有学优生,反之亦然。“所谓的学优生是指具有正常的听、说、读、写、推理、数学能力以及正常的自我调节、社会知觉和交往能力的学生。反之,学困生则是在这些方面表现出明显困难的学生”。每个班上都有学习上的学困生,教师的大部分精力用在他们身上。因为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一个连初中毕业程度都达不到的学生,无论今后当一个普通劳动者还是继续学习都存在许多困难。终将成为社会的累赘,被社会所淘汰。“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人,通过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人才,为该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服务。”在我国,“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就是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为此,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国家当前和长远的需要,培养各级各类合格的建设人才。”作为老师,就是要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为此在教学中要不放弃任何一个学困生,现就二十几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对教室内(文化课)的学困生的心理进行简要分析以及对学困生的教学策略转变方法作一浅析:
第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一般来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兴趣,求知欲较低。有的能力确实很差,观察力薄弱,“视而不见”;注意力分散,“听而不闻”;言语表述紊乱,抽象思维能力更差。因而在学习上采取“跟着混”的态度。有些是掉几节课后又不补,感觉自己不行了,得过且过,于是就越掉越远。但是先天弱智学困生毕竟是极少数。大多数学困生是在入学初期大脑皮质没有受到应有的强度刺激,处于抑制状态,妨碍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反之,基础差又妨碍学习新知识,终因“积重难返”而掉队。这类学生的智力差其实是假象,是表象。另外一部分学困生是因为学习习惯不好,意志薄弱,任性等非智力因素。据于以上情况,对于各类学困生必须具体分析,对症下药。
第二,弥补知识缺陷,帮助学困生跟班学习
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强,一环套一环。前面的知识掌握得不好,就会严重妨碍后继课程的学习。通过单元练习、课堂提问和作业等环节摸清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对多数人没掌握的突出问题、容易出错的问题作好记载。上课时我就把存在共同问题的学生集中在一起训练。如有的学生写不好证明题的“解题过程”,每逢需要拟“解题过程”时,就指名这几个学生练习,并多练习这类题型,让他们掌握解题思路。这样既避免了课外加重学生负担,又为学生弥补了知识缺陷。学困生李某,升到初中一年级还只会算百以内的加法,加上同学也把他当学困生看,嘲笑他,讽刺他,从而使他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跟不上学习就“混”。我们首先鼓励他树立自信心,告诉他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学好功课要全力以赴,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开始并不急于要求他跟上班级进度,只要他每一堂课学有所获,改变“混”的态度。只要他的身上出现一点闪光点,我们就及时表扬,让他在同学面前有了自尊,从而对学习也有了信心和兴趣。同时对他的课外辅导不求多,而求“准”,针对他的薄弱环节,力求弥补他的知识缺陷。我们从多位数加法开始为他补习,经过一年努力,他学会了加法、乘法,一直到当年结束时才学会除法。随着他的情况的好转,他的学习能力越来越强,再加上及时的表扬,后来他树立了自信心,学习成绩也慢慢上升了。
第三,老师加强思维训练,改变学困生“智力落后”的假象
前面说到,真正智力落后的学困生只是极少数,大多数学困生的“智力落后”是一种假象。那么在一个班级里面,要整体提高成绩,辨别一个学生到底是不是智力上的学困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除了有耐心之外,还要对学生的各方面进行正常的评价。同时对于学生的心理、情绪等方面的分析和处理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学困生陈某,原小学班主任教师反映她智力落后。但老师通过了解,美术老师说她会画画,音乐老师说她还会唱歌,而且还很不错。在这些方面的才能,有的优生也不及。老师在与她的初次见面时,第一印象也觉得她反应迟钝,似乎无药可救。但经过仔细观察,老师发现她的上课时注意力分散,能集中学习的时间特别短,妨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于是每天上课经常向她提问,随时提醒她注意听讲和思考。甚至有时连问几题,用以刺激其大脑皮质引起兴奋,促使她动脑。培养其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经过一段时间的刺激,她开始自觉注意听讲,动脑思考问题,改变了抑制状态,一年后就消除了智力落后的假象。
第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逐步提高学困生成绩
从教多年,笔者发现学生中有一大批学习成绩不好,是因为其学习习惯差造成的。如懒惰、依赖、不思考、学习的兴趣不浓等。针对这些,我们老师的责任就是努力改变他们的坏习惯,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顺利地成才。学困生张某,他的头脑非常聪明,但是因为他特别喜欢体育活动,兴趣的转移,导致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差。此种情况,父母忧心忡忡,老师焦头烂额,应该怎么办?老师经过分析后发现,他属于俗话所说“驴子”型的人,需要老师压迫着学习。于是就强加任务给他,并且尽可能守着他去做;同时也加强对他的思想和理想教育。久而久之,他改变了贪玩好耍的毛病,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提高了学习兴趣。由于有了远大的目标,学习也有了自觉性,终于成了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
对于个别确实有生理缺陷、患病的学困生,要热情关怀,挖掘他们的长处,培养他们的兴趣,不能操之过急,至少要作最起码的“保底”要求,那就是要学会学习和积极学习的态度。
(三台县云同初中肖奎)
新闻推荐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十分广泛,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我经常运用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教学效果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名列前茅。我...
三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三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