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8月30日,盐亭县毛公乡务工人员谭元林全家显得特别兴奋,在市总工会工作人员的奔波和维权下,终于促成承包方与他达成赔偿协议,并拿到首期支付款。谭元林曾在道路隧道施工中因工受伤,鉴定为7级伤残,多次寻找承包方要求经济赔偿无果。今年6月下旬,他的诉求通过书记市长信箱批转到市总工会,经过及时维权得到落实。这是全市“职工之家”真情服务广大职工,为职工排忧解难的一个实例。
职工家中有困难怎么办?务工拿不到工钱怎么办?职工权益得不到保障如何维权?面对种种问题,近年来,市总工会主动作为,广泛开展“五进五访”、“12351”职工维权热线、“四季送”等活动,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服务职工群众,成为党委政府信任、职工群众信赖的“职工之家”。
到企业听心声,入家庭解难事。全市各级工会重心下移,分片分区域到企业开展“五进五访”。生产困难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困难职工多的企业、劳动关系矛盾突出的企业、工会工作薄弱的企业必进;生产一线职工、生活困难职工、农民工、劳务派遣工、青年职工必访。去年以来,共走访企事业单位2千余家,走访慰问职工4万余名,收集各类问题、意见建议525条,为企业和职工协调解决问题463件。通过“市、县建中心、镇乡(街道)设窗口、基层建点”帮扶网络,对符合条件的一万余名建档困难职工提供了生活和医疗救助。同时,推动企业依法建工会,企业工会组建率、工资集体协商签订率均超过90%。
当好“及时雨”,一心为职工维权。市总工会强化“12351”职工维权热线和信访制度建设,形成信访接待、工会调解、司法调解、法律援助一站式服务平台,当好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调解人;各级工会畅通诉求渠道,建立职工维权三级法律援助网,基本形成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去年以来,书记市长信箱、省总工会批转交办件、接听12351职工维权热线办结率100%;各级工会为省内外农民工追回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其中,市总工会直接办理群体性农民工欠薪案17起,为600余名农民工讨回被拖欠工资530余万元。
开展“四季送”,温暖万家人活动。在“春风送岗”助就业活动中,每年帮助5000余名群众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在“夏送清凉”活动中,每年走访企业(工地)600余个,慰问职工(农民工)10万名,为高温一线职工发放防暑降温物资价值300余万元;市总工会、惠民帮扶中心还联合教体、民政等多部门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今年共筹措助学资金1016万元,资助困难家庭大学生4618人;在“元旦、春节”期间的“冬送温暖”活动中,仅去年就为1万余名建档困难职工发放慰问品和救助金840余万元。
(李泽文 本报记者 任小昌 实习记者 庄滨滨)
新闻推荐
本报讯由国家图书馆信息发展中心《中国记忆》项目组担纲制作,绵阳市协助拍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讲述节目《嫘祖的传说》近日在国家图书馆官方网站展播。为配合国家图书馆大型系列文献《南方...
盐亭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盐亭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