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日报南充讯(陈薇 蒙永宏吴森 记者 李阳)12月8日,南充召开全市项目工作流动现场会。当天,市委书记李仲彬率领与会人员深入该市顺庆区、阆中市重点项目建设一线,实地查看项目工作进度,现场督查省、市重点项目实施情况。李仲彬强调,今年是“项目推进年”,要牢牢牵住项目“牛鼻子”,以项目建设的大提速,推动南充大发展;城市建设要科学规划,要有特色、有品位;南充的发展要放眼世界,整合资源,“借脑”发展;各级干部要冲破“笼子”、解放思想、寻找路径,把南充的事情办好;要高度重视和培育实体经济发展,解决南充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发展园区经济要有主导产业,要沿产业链上下游招商,要围绕主业选商,使产业园区形成产业集群,走集群发展之路。
李仲彬一行视察了顺庆区清泉坝棚户区改造暨拆迁安置项目、创业创新中心加速园项目、电子商务进社区项目、鑫达30万吨新材料生产研发项目和阆中市七里新区市政道路建设项目、中石化LNG阆中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出口非洲电器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火车站站前广场及地下空间建设项目、宜华木业产业基地项目。每到一处,李仲彬都详细了解项目建设进度、投资及建成后的生产经营情况。
在清泉坝棚户区拆迁建设现场,李仲彬详细了解清泉坝棚户区的过去、现在、未来等情况后说:“城市建设一定要有品位,不要搞成千篇一律,不要搞成钢筋水泥,建设一定要有品位、有文化、有创意,要让居民感觉到不同于其他地方。”
李仲彬指出,在城市建设中,各县、市、区一定突出地方特色,一定要把当地的民俗民风体现出来,自然、生态、人文体现出来,要让人留下回味。李仲彬强调,各县、市、区的资源要共享,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都应该形成共同体,不能搞独立体,更不能搞对抗体,大家协调发展,错位发展,体现各自特色,最后共享发展。这样坚持5年、10年、20年后,南充就可以成为成都、重庆、西安的“后花园。”
在创业创新中心和绿地智能社区生活馆,李仲彬仔细看、认真听,并不时与在中心工作的大学生、高校教师、电商业主等“创客”交流。 李仲彬指出,做好“双创”工作,顺庆具有高校、科研、人流、物流等比较优势,顺庆区把政府、高校、企业等优势资源进行整合,为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活力。政府出资金、资源,学校出人力资源、科研资源,顺庆的这种做法各地方可以借鉴。各县、市、区要迈出去,与浙大、电子科大合作,政府出资金与他们建立孵化园,形成平台,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解决人力资源问题,解决创新发展的问题,解决可持续增长问题。
在四川鑫达30万吨新材料生产研发项目现场,李仲彬查看了鑫达厂房建设、设备安装、生产流程及部分实体企业的产品展示,详细了解了顺庆区工业企业招引、建设、生产等情况汇报。
李仲彬指出,南充经济的薄弱环节和软骨就是实体经济没有形成,实体经济是一个地方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支撑。要振兴实体经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企业问题,没有企业谈不上实体经济。怎么培育企业,支持企业,帮助企业,怎么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让企业轻装上阵,一定要优化园区,每一个园区的主业要明确,一定要突出特色,不要什么东西都往园区装,要勇于形成集群效应,形成产业链,效益链。
李仲彬强调,各县、市、区的园区要错位发展、特色发展,要按市里统一规划的定位发展,不要彼此恶性竞争,这样我们才能形成有效的产业。南充产业脆弱,像鑫达这样的实体企业,它投产以后,和它配套的企业可能形成一个产业链。我们一定要培育符合南充实际的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有科技含量的产业,有人才支撑的产业,有不断创新改革的产业,不然,我们的实体经济要真正形成是很难的。我们要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的培育和振兴,因为只有有了企业才有产业,才能解决就业问题,才能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
阆中市出口非洲贸易加工园区,也是阆中市小微企业孵化园。这个项目投资3.28亿元,是南充发展“归雁经济”的“结晶”。李仲彬在了解园区产业布局和创新创业理念后,对乡友返乡创业给予肯定,并要求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李仲彬强调,各级在抓园区经济时,一定要坚持一园一主业,要有集群概念,不能什么企业都往园区里面放;招商要坚持选商,要坚持沿产业链上下游招商,要对历史负责,对下届党委、政府负责。
新闻推荐
近日,国网阆中市供电公司党群工作部牵头,组织全体党员对新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开展知识竞赛和考试。“我们机关一支部已经组织36名党员进行了认真学习,大...
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阆中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