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春节前后,领工资的晚辈大多开始盘算:过年买什么孝敬父母?虽然不一定人人都送得起海景房或海外游,但选择父母需要且欢喜的伴手礼提回家,也是为人子女的本分。当父母当着你的面怀着好奇、小心翼翼地拆开礼物,还不时习惯性训斥一句“叫你别买,我什么都不需要”,那种满足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春节将至,在外工作的80后、90后,选择什么样的伴手礼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对父母的关爱,又不被节俭了一辈子的父母认为“乱花钱”呢?
送吉利传统手工艺格外讨喜
“送给老妈的新年礼物,她应该会喜欢吧。”1月31日,在成都工作的80后张杰在朋友圈晒了一只崭新的银手镯。
张杰的家乡在河南,不论饮食习惯还是文化风俗,都与四川有着明显差异,“前年回家我带的川味香肠,家里人吃了两节,觉得味儿太麻,放在一边成了‘化石\’。去年回家我选了火锅底料,煮了一包,大家都被辣得说不出话,从此无人问津。”于是,“过年回家带什么”成了她的“心病”。
去年夏天,张杰看到闺蜜在一次聚会上戴了一条银项链,“不但样式好看,做工比起其他银饰来也更精美。后来才知道那是成都的非遗手艺——银花丝。我想,吃的‘水土不服\’,爱美总是全天下女人的共性吧。”张杰颇为得意地告诉记者,自己买的是成都有名的道安银花丝,“‘道安\’,道声平安嘛。手镯的造型有点像如意,希望妈妈来年一切如意。”
同样“打包”非遗产品回家送长辈的,还有在杭州工作的80后高超。他通过朋友圈,向记者展示了一把制作精良的宜兴紫砂壶,“茶壶是送女朋友爸爸的,‘壶倒\’谐音‘福到\’。”
对于怎样送礼,高超似乎颇有“见地”:“带年货回家,总要体现当地特色。今年要初次登门拜访女朋友父母,不知道人家的喜好,但是中国人没有不喝茶的,送茶具很安全。同时,浙江宜兴的紫砂壶全国有名,我这个壶还是托熟悉的师傅手工赶制的,显得既大方又不俗。”他认为,现在给长辈送礼,实用性已经不是首先考虑的要素了,“我们父母这一辈不少还是懂得享受生活的,礼物要送得雅致、有文化、耐人寻味。”
添色彩“潮品”尽显孝子心意
“我觉得送的新年礼物,一定要在新年里帮父母开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样的礼物才有‘后续效果\’。”老家南充的85后网友“盆特二”告诉记者,前几年,在他的带动下,父母的日常饮品从茶叶变成了咖啡,“但是父母舍不得每天花钱去咖啡店买现磨咖啡,天天喝速溶的又不太健康,所以我想今年送他们一台咖啡机。其实就是想让父母的生活多一点新鲜的色彩,新年学做咖啡也算是学一门新手艺。”
“盆特二”的观点得到85后网友“xii”的点赞。“受此启发,我想新年给我妈买一台微单相机。”“xii”告诉记者,新年开始,刚退休的妈妈就要来成都与她同住,“我觉得妈妈在摄影上挺有天赋的,一是想培养她在退休之后有一个新的爱好,让她老有所乐;二是多年没和她共处一个屋檐,我也挺担心我们没共同语言,她学学摄影,可以找点话题。”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学文)3月7日,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社会扶贫工作委员会与南充市商业银行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按照强基层、保基本、提能力、促发展、创机制、探路子的工作思路,本着...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