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晓春
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发出了四川省全面深化改革的“赶考令”。走在农村改革的“赶考”路上,内江用勇气和智慧书写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答卷。
走在农村改革的“赶考”路上,我们坚持农民主体,不搞“代民做主”,探索了“三自一引”办法。“再好的改革,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也不可能取得成功”,省委领导一再强调深化改革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让农民知晓,让农民参与,让农民受益,让农民检验,将改革中遇到的矛盾问题交由群众充分讨论、互相协商、自主解决,是农村改革成败的关键。2012年9月,我们在隆昌县古宇村率先试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400多户村民民主投票选举产生了议事会、监事会。一年多来,村议事会召开了16次会议,先后议决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土地确权方案、新村建设规划等重大事项,调解了35起土地纠纷,顺利完成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也快速推进,农民非常满意。这种“农民以自愿、自主、自治的方式讨论决定、党委政府加强引导”的办法,搭建了村民自治的制度平台,让农民的主体地位名副其实,让村民自治有效运转。目前,“三自一引”已在内江全面推行,并推广到征地拆迁、棚户区改造等矛盾突出的领域,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走在农村改革的“赶考”路上,我们大胆闯、大胆试,探索了“五步工作法”、“三化”模式、农业“BOT”机制。不是全省统筹城乡改革的试点市,没有经验可循,农村矛盾错综复杂,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自加压力,大胆试水,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龙头,统筹推进社保、户籍、公共服务、农村金融和基层民主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市按照组织动员、调查测绘、方案议决、结果公示、确权颁证“五步工作法”,对农村土地、房屋进行确实权颁铁证,赋予农民清晰完整的财产权利;搭建起市县乡村四级流转服务体系,推动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流转,帮助农民把“本本”变成“本钱”;推行承包土地股权化、集体资产股份化、农村资源资本化“三化”模式,成立土地合作社、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对农民既按人头、又按土地划分股份,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赋予农民对承包土地和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转让的权利,既让农民获得土地流转收益、股份分红、务工收入,又缓解了改革中有户无地的矛盾;推行农业项目建设、经营、转让的“BOT”机制,吸引工商资本下乡发展现代种养业,解决了农民单家独户耕种、土地难以规模化经营的问题,培育壮大了特色产业,带动了农民持续增收。实践证明,“改革是问题倒逼产生的”。改革既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我们发扬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敢于下深水,敢于涉险滩,走出一条改革之路。
(作者系内江市委副书记、市统筹城
乡工作委员会主任)
新闻推荐
冬至渐近,寒气袭人,北方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四川在冬至则有喝羊肉汤的习俗。隆冬时节何处吃羊肉?本报为您推荐省内两条高速路串起的美食主题游玩线路,冬至时约上三五好友,品一口...
隆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隆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