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飞 本报记者 张啸
1月23日,在厂房里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碌的杨徐斌。在他身旁,20多名工人各自忙着雕刻茶盘、栏杆、动物石像等作品。“这批作品是沿海一个客商订的,马上要完工了。”杨徐斌说,公司目前的订单都排满了,工人们是连夜赶工在做。
杨徐斌是隆昌县人。2005年,他到山东参加一个玉石博览会。在博览会上,杨徐斌见到不少青石作品,打听之后,才知道这些作品不仅艺术含量高,而且价格惊人。“隆昌遍地是青石,雕刻技艺也不落后于人,在隆昌搞青石定会大有可为。”杨徐斌说。在隆昌,有“县城下方就是一块大青石”的说法。据有关部门测算,全县青石总储量约3亿多立方米。
据了解,隆昌青石硬度高、质地细密、抗风化力强。而隆昌青石雕刻技艺始于南宋时期,经历上千年积淀蜕变,技艺早已非常成熟。隆昌县城里13座青石牌坊,上面的雕刻就展示了明清两代青石雕刻最高成就。
回到隆昌的第二年,杨徐斌建起了厂房,找来不少老匠人当首批工艺师傅。
杨徐斌主打的是艺术品。如今,杨徐斌的工厂年产值已经过5000万元,产品远销欧洲、韩国、日本。
而在隆昌县,近年来也加强对隆昌青石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特别是对青石雕刻艺术品的保护性开发,培育青石工艺品产、供、销产业链,提高规模效益和青石资源利用率。
截至去年,全县生产的青石雕刻装饰画、装饰品、人造石景、园林置石等产品年产值达1.5亿元。
新闻推荐
2015年1-9月,隆昌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达297.1亿元,同期增长16.4%。看似简单的一组数据,但在其背后,是用政府权力做“减法”换市场活力“乘法”的结果。站在“十二五”与“十三五”的交汇点上,过去与未...
隆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隆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