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内江新闻 > 正文

撑起县域经济一片天——市中区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来源:内江日报 2014-02-10 03:43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实习生 韦小梅 文/图

2013年,是市中区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这一年,市中区经济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亿元,增长10%;地方公共财政收入3.2亿元,增长30.6%。

鲜花与汗水同路,掌声与心血同路,数据的背后,是市中区紧紧围绕市委“三个加快”和建设内江“工贸双强、城乡共进”先行区的战略目标,以“五新”建设为突破口,深入开展“项目突破年”活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朝着发展振兴的目标迈出的坚实步伐。

转型升级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要实现发展,就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商贸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

白马、乐贤是市中区“两化”互动的前沿阵地,也是推进近几年工作的重点区域。2013年,市中区全面落实“一企一策”和工业发展促进政策,进一步强化对重点企业的帮扶力度,工业经济实现止滑提速。同时,紧紧抓住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全球首台6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示范机组,建成了5个省级技术中心和3个市级技术中心;启动了白马工业园区建设,完善了园区管理运行体制。全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2%,完成技改投资增长14.1%,全区工业集中度达41.5%。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也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纵览2013年全区商贸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2%,呈现出整体推进、档次提升、多业并举、竞相发展的态势。

在此基础上,市中区充分发挥区位、交通等优势,深入实施“商贸活区”和“服务业优先发展”战略,着力优化服务业结构。通过努力,对内,以通宇物流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业快速崛起,以苏宁云商、黄桷井商场为依托的电子商务已具雏形,以隆携、雄风等小贷公司为主体的金融业蓬勃发展;特色街区打造、农贸市场改造顺利推进,渤商西部物流中心项目已启动仓库主体工程建设;还大力通过永安葡萄节、金秋美食节等带动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对外,新增汇宇制药、柏滕集团、金鸿曲轴、神州奥特农业、四川效率源等5户外贸进出口实绩企业,实现了对外贸易新的突破。

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也不可小觑。2013年,市中区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巩固提升了“五个万亩”基地、“五大新兴产业”基地,打造的环区产业带初具成效。进一步落实农民增收区委书记、区长负责制,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快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即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8866元,增长11.4%。

规划引领

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

201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市中区敢拼敢闯,走出了一条脱胎换骨的城镇化建设之路。

年初便打响城南新区开发战役,要举全区之力把这个“一号工程”抓好抓实。历时一年,市中区完成了城南新区控制性规划和道路体系规划,把城南新区开发成功纳入了内江新城“一中心四组团”统筹推进,与“川发展”旗下的川瑞投资合作组建了内江新城项目公司,启动了部分重点道路和交通节点建设,还成功引进四川神州天立投资国际学校建设,为新区开发建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与此交相辉映的是——白马新城控规通过了专家评审,完成了新城建设投资8亿元,支撑新城发展的电力、物流、工业园区等产业发展项目也得到加快推进。白马镇成功纳入了全省“百镇建设试点”,凌家、朝阳、史家、全安等重点小城镇建设也在加快推进中,全年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2251人。

——围绕“一年大变样”目标,市中区投入资金2.18亿元,扎实推进了23条背街小巷和城中村道路改造、5条干道的立面整治等旧城改造提升项目。扎实推进太子路、新华路东二巷、劳动巷、江西巷等棚户区改造,累计完成改造1202户,面积达7.8万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城市形象和面貌,实现了广大居民“路平、水畅、灯亮、街净”的美好愿景。

——新村建设有序稳步推进。永安尚腾新村建成开园;新建了一批农村新型社区;从全局全域入手编制完成12平方公里的现代农业及新农村综合体规划;启动了国墨水乡农旅休闲综合示范区建设。

全力推进项目投资稳定增长

项目推进是经济工作的总抓手。2013年,市中区坚持把项目投资作为推动发展振兴的牛鼻子,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19亿元、增长23%,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

为此,市中区深入实施“项目突破年”活动,推行“五个一”工作模式,完善责任落实、市场运作、动态管理、督查通报等推进机制;在争取项目过程中,不等不靠,提前谋划、以“央企、外企、民企”为主攻方向,实行一个企业一个方案一套人马无缝对接;超前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全力做好土地报征工作,全年新增区本级用地报批指标246.6公顷,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顺利实施;紧盯74个区级重点项目的开工、推进、储备等重要环节,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坚持每季度集中研究一次项目推进,加强对重点在建项目督促协调,形成了“一切围绕项目转、人人围绕项目干”的生动局面。

于是,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大项目、产业发展好项目、民生工程等纷纷抢滩市中区。其中,对布局在市中区范围内的16个市级重点项目,市中区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参与、全力配合,先后组织实施了“内威荣高速”、“玉王庙立交”、“甜都大道”等重大项目征地拆迁及协调工作,确保了“项目落到哪里、征地拆迁就推进到哪里、协调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奋勇当先

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

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国情,更是市中区面临的严峻区情。如何把有限的“死资源”用活?2013年,一场前所未有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市中区永安镇尚腾新村实施。永安镇马家寺村、太平寺村共同整合资源,在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产业效益上积极探求出了一条新路——农户土地股权化、集体资产股份化、农村资源资本化(简称“三化”),成为全省产权制度改革的学习典范,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肯定。

这一年,市中区还顺利完成了经开区托管市中区部分乡镇街道工作,积极开展城乡规划、城市管理、食品药品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深化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搭建起了多元化投融资平台,全年融资额达1.5亿元。成功争取中央投资项目24个,取得上级无偿资金3.9亿元。

深入实施扩大开放战略,引进民企五百强新投资项目3个、央企新投资项目2个,引进总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5个,全年到位市外资金75亿元,增长10 %。

重点投入

民生改善再创佳绩

“民生大如天,要解决好民生问题就必须从百姓最急需、最紧迫的事做起,为群众排忧解难,让百姓方便舒心。”去年,市中区重点向民生倾斜、向基层倾斜,投入民生资金5.73亿元,扎实推进9大项115小项民生工程,不断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民有所呼,我必有应。与此同时,市中区还实施了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扩大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覆盖面,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本全覆盖;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开工建设区养老服务中心,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46%;建成廉租房112套,新建公租房100套,改造棚户区1300户;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惠及3.7万人。

成功创建四川省慢性病、结核病防治示范区;在全市率先启动了网格化服务管理、“543社工中心”等社会管理创新试点项目;进一步深化平安建设,社会治安满意度连续4年稳步提升;落实县级领导大接访、带案下访和积案化解等制度,真正急群众之所急,把服务和帮扶送到群众心坎上。

2013年,市中区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在很多方面都硕果累累、可圈可点。2014年伊始,市委召开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市委主要领导亲临市中区调研,为市中区的发展振兴指明了方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市中区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领会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继续以“五新”建设为突破口,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做大做强经济总量,努力以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勇立潮头!

新闻推荐

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加强合作彭宇行会见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所长叶甜春

(记者王征)2月11日,市委书记彭宇行会见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所长叶甜春一行,双方就进一步加强合作,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达成共识。彭宇行对叶甜春一行到...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火患曝光台2014-02-13 03:41
评论:(撑起县域经济一片天——市中区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