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他是单位上的美工,写字、画画既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爱好;退休后,他把大部分的空闲时间都用来临帖练字。
他就是内江锻压机床厂退休职工——吴名恒。读帖、临帖,便成了他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他称:“写字让人心情愉悦,一日不练就浑身不自在。”
◇本报实习生 黄小梅张小丽文/图
退休后学书法
“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至理名言,成了吴名恒勉励自己学书法的座右铭。
近日,笔者来到吴名恒的家。头发花白的他,正在餐桌边用水写纸练字。一支毛笔,一碗白水,就可以写上大半天,吴名恒把这种练字方式称为“最环保的书法”。
今年72岁的吴名恒原是单位上的美工,负责宣传工作。单位上经常需要出板报、专栏,写字画画的事情自然落在他身上。除此之外,他还要写大标语,不过都是用美术字来写。
“虽然年轻时就在写写画画,但我觉得写美术字算不上书法。”吴名恒认为,书法是历史积淀而来,要深入了解方知其中奥妙。
退休后的一次朋友聚会中,他得知曾经一起工作的同事从写字转到了绘画,其创作出的作品也颇有韵味。受朋友启发,吴名恒心想,以前自己擅长绘画,现在有了大把的时间,何不尝试练习书法呢?
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开始把画画的时间用来练字。“最开始写出来的字自己都看不下去,不过我把练字当作一种乐趣,没有思想上的包袱,反而进步更明显。”吴名恒微笑着分享自己的练字心得。
每日坚持临帖
虽然起步晚,但是吴名恒对待书法的态度特别认真。
每天除了买菜做饭,他把剩下的时间都用来练习书法。一般早上买完菜回来就练会儿字,到了11点就准备做饭。有时写得入了迷,儿子下班回家吃饭,他还在书桌边尽情挥毫,全然忘记了时间。
为了不耽误做饭,吴名恒特地买来一张水写纸放在厨房外面的餐桌上,一旦有空就在上面写两笔。“我在乎的不是自己要写多少字,重要的是每天要写两笔,锻炼手腕的灵活度。”
他甚至还把自己看成一个小学生,退休后再来练字,就要从头学起,而临帖是最重要的一环。这时,他转身从书房抱了几本书法资料书出来,逐一介绍王羲之、米芾等书法名家的帖子。
刚开始学书法时,吴名恒很喜欢启功先生的字。后来在不断摸索中,他发现,还是先临摹古人的字,才能更好地理解书法的奥秘。
“临帖的时候,就好似与古人对话,你能感受得到他的用笔和章法,这就是最有意义的地方。”吴名恒告诉笔者,他最喜欢临“二王”的帖。另外,读帖也非常有意思,一个字一个字去分析它的结构,往往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书法之一二感悟
“书法,是我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每天,吴名恒都会准时守在电视机前收看书画频道的节目,以此丰富自己对书法的认识。用他的话来说,只要有点空闲时间,就想动动笔。
吴名恒向笔者展示了他临摹的《圣教序》,全文共一千九百零四个字,分成十页宣纸书成。他说,临帖的目的就是掌握古人书写的技巧,同时思考怎么用笔,这样才有进步。
退休后的吴名恒,生活过得非常充实。他不喜欢打牌,也不喜欢热闹,不是在家临帖练字,便是与书友一起交流临帖心得。
吴名恒说,自己对书法的了解不多,但是看到现在一些人在创作中刻意求变、求怪、求“风格”,用所谓的书法创新曲解书法的本意,他认为这是一种浮躁的表现。他说,柳公权有句名言: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用笔不仅在力道还有心道,心里平静淡然,写出的字才清雅端庄。练习书法者首要的是扎扎实实练好基本功,之后才能慢慢展现自己的书法风格。
伴随着电脑时代的到来,用笔写字的人越来越少。但是对于吴名恒而言,只要还能提笔写字,他就一定会把这一爱好坚持下去。
新闻推荐
(赵欢)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于10月26日至29日召开,市公路局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反响强烈,倍感振奋,就如何落实会议精神,展开热烈讨论。市公路局养护生产科科长曹汐表示,过去几年国家所取得的成就让...
内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内江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