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多次对“交通安全·文明礼让”行动进行了跟踪报道,引发不少市民和网友关注,并于日前在内江日报官方微博“微内江”、月光论坛、汉安堂等平台上,与市民网友进行了交流。
◇本报记者 张铮 文/图
车辆礼让是美德
8月9日下午,内江日报官方微博“微内江”、汉安堂、月光论坛等平台上,以“车辆礼让行人,您有啥看法和建议?”为题,与网友进行了交流。
网友“xx小孩98029”十分支持本次“交通安全·文明礼让”行动,他在留言中称:遵守交通规则,人人有责,支持这样的行动。
网友“心之谷27970”也在微博中留言:车辆“礼让”是美德,也是安全的保障,文明行车,遵守交规,人人有责。
网友“华行天下”65254则觉得:遵守交通规则,要从我们身边做起,从自身做起。
总结:
车辆“礼让”是美德,人人有责,不少网友都觉得,车辆“礼让”行人是一种文明的体现,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特别是我们作为礼仪之邦,如果车辆在参与交通的过程中,均能做到以人为本,关爱生命,那么或许就能让交通秩序变得更加和谐。
行人也该学会礼让
车辆“礼让”行人,得到了不少市民和网友的支持,但也有人认为,车辆是交通参与者,行人同样也是交通参与者,若只是车辆“礼让”,似乎欠妥,行人同样也应该遵守相应的交通规则。
网友“二x青年123”在留言中说道:整治是对的,但只针对司机是不是有些不妥?毕竟在斑马线前,也要看看行人横穿马路闯红灯的时候,到底是谁抢道,所以整治还是应该在两者之间,而不是仅整治开车的人。
网友“小报编记”也留言:江湖就是人抢,抢人,这不光是司机不让人的问题,行人闯红灯、抢车道的现象也不少。因此斑马线的文明不是一两个人的事,也不是一个时段的事。
网友“人肉榨汁机”则在留言中称:司机礼让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行人也要提高自身素质,不要乱穿。
此外,网友“欢喜深夜2013”觉得:如果只是车辆礼让行人,在有些斑马线前,车辆根本就走不了。因此车辆礼让行人是应该的,但行人是不是也应该结队,给车辆一些方便。
总结:
网友们都觉得,“交通安全·文明礼让”不仅是车辆要“礼让”,行人同样也要学会文明和礼让,毕竟双方都是交通参与者,都应该遵守交通规则。
建议:提高交通参与者素质
说了许多问题,也谈了自己的看法,网友们表示:要真正让“交通安全·文明礼让”在无监管之下形成常态,根本还是需要交通参与者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文明素质。
网友“拖鞋男”认为:车不让人、人抢车道,这说明交通参与者的整体素质急需提高。若大家在参与交通的时候均能将安全和文明放在首位,那么交通秩序自然都将变得文明和谐。因此希望本次“交通安全·文明礼让”行动,能够对大家起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效果,提高自身的素质。
网友“bemice”则建议:监管与执行要到位,行人与车辆要配合,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惩罚力度,让双方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习惯。
网友“寂寞琉年花开遍”也在留言中建议:一是要实行严格的驾照扣分制度,如:遇到红灯的时候,抢行的车辆或者被群众抓到抢行的车辆,交通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驾照扣分或处罚金。 二是向群众发放宣传单,普及相关违反过斑马线原则的法律。三是在人口密集的相关路段要有交警严格值守,提醒车辆和行人遵守交通规则,以此让交通参与者形成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总结:
网友们希望在开展“交通安全·文明礼让”行动时,交警严格一些,覆盖面广一些,加上志愿者参与其中,形成更大规模的声势,给大家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新闻推荐
在首位。没有柴,不要说美味佳肴,就是普通的一日三餐也无法做出。 现在,人们使用电或者天然气煮饭、炒菜、烧水洗澡,燃料越来越先进,操作越来越方便,生活越来越幸福。
◇彭应钦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排在首位。没有柴,不要说美味佳肴,就是普通的一日三餐也无法做出。现在,人们使用电或者天然气煮饭、炒菜、烧水洗澡,燃料越来越先进,操作越来越方便,生活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