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内江市认真贯彻落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精神,全面推动各项工作,全市共计验收确认脱贫人口24409人,验收确认退出贫困村63个,全面完成脱贫目标任务。
多方联动
扎实推进***
如果说“脱贫攻坚”是一场硬战,那么“因病致(返)贫”将是这场战役最大的“敌人”之一。一场病,从一个家庭带走的不仅仅是家庭劳动力,更是一笔不小的医疗费用。
内江市中区全安镇平湖村下辖9个组,全村共462户1684人,据统计,村内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2户182人,和其他许多贫困村一样,这里的贫困户大多数是因病致贫。
2015年9月,内江市中区卫计局成为精准帮扶平湖村的牵头单位。通过一年的努力,该村成功脱贫60户176人,已实现“一低”“五有”,达到了贫困村退出标准,成功退出贫困。村里的基础设施如今已经得到了大幅改善,村集体经济收入从无到有,患病的贫困人员也得到了有效治疗。
从平湖村看整个内江,脱贫攻坚的“战场”远不止于此。
2016年以来,内江举全市之力,强化各级职能部门上下联动作用,全力推进“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17个扶贫专项2016年工作计划”和“投资收益扶贫项目”等项目,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危旧房改造等工作进度。去年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户春节前已全部建成了新居,危旧房改造的贫困户年底前全部住上了安全舒适的房屋。
全面落实扶贫相关政策,确保贫困人口有病看得起,全市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费用基本实现“零支付”。对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所有子女进行摸底统计造册,确保教育扶贫政策对贫困家庭子女全覆盖。
2016年,在全省统一要求设立的教育扶贫基金、医疗扶贫救助基金、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产业扶持基金的基础上,内江立足实际,探索成立了特殊帮扶基金,“五项基金”总计投入达14660万元。资金的落实,对扶贫工作顺利推进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积极探索
引领群众主动脱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脱贫攻坚,不仅要着力经济脱贫,更要着力精神脱贫。要将贫困户“要我脱贫”的思想变为“我要脱贫”,充分激发其内生动力,积极引导贫困户从自身做起,内江通过引导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就业等多种方式,才能真正帮助群众从根本上摆脱贫困。
2016年,内江市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实施“投资收益扶贫”项目建设,发展村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增加贫困户收入。在40多个贫困村推广肉牛集中养殖、水产养殖等扶贫项目。国务院扶贫办主办的《扶贫开发》2016年第5期刊发了《内江市推进***精准脱贫的探索与实践》,对此做法给予了肯定。
为探索推动“企业包村”扶贫。2016年,内江市积极引导企业、专业大户到贫困村发展产业,立足贫困村的自然禀赋,由企业统一提供种苗、提供技术指导、回购产品进行线上线下销售,采取“龙头企业+专合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以确保公司农户“双赢”,聚拢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既降低了贫困户的经营风险,又提高贫困户自身造血能力。
同时,大力开展扶贫小额保险合作,为贫困户稳定脱贫筑牢“防护墙”。2016年,内江市扶贫移民局与中国人寿内江分公司签订《扶贫小额保险合作协议》,按照财政补助30元/人、保险公司捐赠6元/人的标准,统一为全部贫困人口办理扶贫小额保险,为意外伤害、伤残住院治疗或死亡获得赔偿提供保障。
创新模式
全力提升惠民指数
为让贫困户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加快创建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四好村”,内江积极采取“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建设模式,全面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卫生整治、文化传承和改革创新“六大行动”,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村。
下一步,内江市脱贫攻坚工作将结合内江实际,抓实抓好重点工作,创新探索有效做法,凝聚全社会力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完成2017年85个贫困村退出、27779名贫困人口脱贫任务,确保2019年内江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确保2020年全国全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时,内江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干丹婷 冯瑶)
新闻推荐
2016年,内江市市中区永安镇坚持“以农业发展为基础,以统筹城乡为核心,以农文旅融合为亮点,以农民增收为目的”的发展理念打造“乡村旅游示范镇”。截至去年10月,全镇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1.955亿元,农副...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