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的夏天,正在读高二的我,参加了在西安举行的海峡两岸中学生国学夏令营。在这次夏令营上,面对同学们关于国学当代价值的疑惑,已经80多岁高龄的钱夫人没有正面回答,却和我们约定“一起再读一遍论语”。一年时间转瞬即逝,紧张的高三学习让我早已将“约定”抛到了九霄云外。直到高考结束后的一天深夜,班主任老师通知我次日去和钱夫人见面时,一年前的往事才又记上心头。时间紧迫,纵然一宿未眠,一部论语我也只能是匆匆翻过,想象着第二天见面时可能的尴尬,心里一直忐忑不安。
第二天一早,我如约来到了新一届夏令营的会场,此时钱夫人正在讲台上给同学们作报告。中场休息时,我鼓着勇气走到了钱夫人的面前。原本以为她会询问我这一年读书的情况,没曾想,几句寒暄后,钱夫人却从包里拿出了厚厚的三本笔记让我看。打开一看,原来这竟是钱夫人为了“履约”手抄的一部论语,正文旁还用红笔工整地抄录了朱熹的 《四书集注》。刹那间,我羞愧得无地自容,深深地为钱夫人这无言的教诲而感动。末了,钱夫人十分郑重地对我和其他同学说:“希望你们都能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一粒种子。”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知行合一,言传身教,正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一份约定,三本笔记,展现的是一位耄耋老人对民族经典的至珍至爱,有了这份情怀,方能不辞辛苦,恭书圣人言,恭录朱子书;一份约定,三本笔记,传递的是一位与大师相濡以沫的老人对子孙后辈的殷切期望,有了这份情怀,方能不辞奔波,往来海峡两岸,授业菁菁学子。大师风范,讷言敏行;温玉君子,鸿德懿章。
当前,中央已将“文化自信”上升为国家主体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国学、颂经典、敬先贤已蔚然成风,诗词大会、成语大会在电视上热播,在坊间热议,孔子学院走出国门成为中华文化传播世界的一道靓丽风景。当此之时,我们更要在学字句、记诗词的同时,养性情、知荣辱、守礼仪、讲道德,真正让中华文明之光通过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的一言一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扬光大。
(作者单位:内江市委办)
新闻推荐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年来,内江人社局聚焦发展,紧贴民生,服务大局,架起“改善民生”与“促进经济发展”的桥梁,大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内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内江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