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国丞 文/图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许听不见、或许看不见,身体有着不同程度的缺陷,由于这些缺陷导致这个特殊的群体找工作难,成为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
帮助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化解其找工作难的问题,已经被列为资中县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据统计,“十二五”期间,资中县帮助12189人次的农村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较“十一五”的5576人次提高了219%,帮助城乡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23821人次。
资中县双龙镇的一家电器店,店主名叫朱方学,是一名肢体残疾人。“现在生活条件比以前好了不知道多少倍……”交谈中,朱方学表达了对目前生活状态的满意。
这样的生活,对于以前的朱方学来说,却是不敢奢望的。生活在双龙镇书台村的朱方学,因天生驼背,要想像正常人一样找一份工作,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好在他勤奋好学,学习了一门修电器的手艺,平时就在村子里给村民们修电器,赚取一点生活费,日子过得相当拮据。
“多亏了镇上的工作人员找到我,让我去参加比赛”,朱方学说,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动员下,他参加了四川省第一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凭借着过硬的技术,朱方学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随后他又代表四川省参加了全国的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绩。
有了比赛获得的奖金,再加上政府部门帮助贷款,朱方学到镇上开了一家电器店,业务范围从维修扩大到销售电器,经过苦心的经营,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针对每一名残疾人的不同情况,资中县实行“量体裁衣”的解决方案。
具体来说,就是依托当地适合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的产业,结合残疾人自身条件和实际需求,为残疾人量身定做个性化的就业方案,实现“一人一案”。
县残联的工作人员坦言,残疾人“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工作量大面广,业务性强,虽然有较强的针对性,但由于人员众多基层工作难度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项工作的推进。
据统计,去年,资中县争取省级灵活就业直补资金33万元,县级匹配资金33万元,对660名残疾人实施直补项目。争取残疾人产业发展资金30万元,对212名残疾人实施产业发展项目。县级残疾人创业扶持基金5万元,对15名残疾人进行创业补贴。
在鼓励和支持残疾人实现灵活就业的同时,资中县在全市率先使用公益性岗位招聘残疾人专职干事。
结合公益性岗位政策要求严格,编制在逐步缩减,城管、综治、交通、公安等部门也强烈要求落实公益性岗位的前提下,资中县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作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国发〔2015〕7号)文件精神的一个起点,特批33名公益性岗位选聘残疾人专职干事。
周菊便是这批专职干事中的一员。去年8月,经过激烈角逐,30多岁的周菊成功应聘为水南镇政府社事办的一名工作人员。
因为耳朵听力的问题,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多年的周菊,深感残疾人找工作的艰难。面对全新的工作,周菊干起来格外努力,全镇近3000人的残疾人资料,就靠周菊一人录入系统内,平时还要帮助别人办理残疾证和低保等事宜。对于周菊的工作状态,同事评价道:“做事很用心,因为对业务非常熟悉,经常被县上部门抽调去帮忙。”
周菊表示,新工作岗位让自己生活稳定,让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打算在这个工作岗位上长期干下去。
为残疾人提供扶助政策、创造就业岗位,虽然缓解了一部分群体的工作问题,面对更多的残疾人群体,该如何来解决就业问题?
为此,资中县将残疾人全部纳入各类技能培训计划、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体系、农村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助学体系、贫困家庭劳动力扶贫产业技能提升和贫困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培训计划等,从县到镇,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分门别类举办技能培训。
新闻推荐
(李波记者蒋小琴)近日,市国土资源局组织人员到资中检查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检查组首先来到顺河场镇曹古坪村六组(小地名为叶家沟)实地查看了危岩处置现场情况,听取了村、组干部和组员...
资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中县这个家。